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四川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国休 【阅读全文】
统筹稳产能、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 提高农业发展
统筹稳产能、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 提高农业发展 5月5日上午,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办了“农业结构调整”专 【阅读全文】
中国农业亮出供给侧改革清单
中国农业亮出供给侧改革清单   农 改革玉米收储制度  农业部今年对玉米收储制度作了 【阅读全文】
市场快报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市场快报

合作社“贷款难”如何破局

时间:2016-05-10  来源:农民日报


 

     编者按: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普遍面临融资难题,一些地区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金融来缓解这一问题,但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风险,亟待规范。湖北省于2015年在枝江市开展“政府+银行+担保公司”试点,力求“将农民联合起来、将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将金融风险分担起来、将风险安防网络编织起来”。

 

     2015年6月,湖北宜昌枝江市被确定为省内首个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县市。经过近一年的探索,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湖北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兆麟认为,试点初步实现了合作银行涉农存贷款指标显著提升、涉农贷款成本显著降低、涉农贷款风险显著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势头显著增强。

 

      “截至2016年4月,枝江市涉农贷款余额80.81亿元,较试点前增长16.01%”。枝江市委书记许志华表示,要积极抢抓试点机遇,构建“合作社+金融”服务体系,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新型经营主体“再联合”为涉农贷款信用“背书”

 

      “这几年,合作社陆续投资900多万元,用于粮食生产的房屋设施、加工设备、土地流转等,可由于都投在了农村,没有权证,连20万元都不好贷,手续费还高。”提起涉农贷款的往事,枝江信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开梅,一肚子苦水。

 

     不少合作社有着李开梅类似的烦恼。由于合作社一般规模较小,可用于贷款抵押的有效资产不足,只能算作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小舢板”。

 

      “去年7月底加入了‘农合联’,仅仅一个星期,200万元的流动贷款就批下来了,利率也优惠了不少。去年秋季收购订单稻谷,今年春季准备农资,我们的资金压力减轻了。”李开梅说。

 

      “农合联”就是2015年7月31日成立的枝江市农民合作社联合会(社)。实行会社合一,既有社团法人的公益服务职能,又有企业法人的经营服务职能。包括枝江信达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内的4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初始成员。枝江市还成立了9个特色产业农合联、8个镇(街道)农合联,大力推进村级农合联分会建设。如今,农合联组织体系已吸纳全市41.3%的农户。

 

      “农合联”将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再联合,有望把“小舢板”升级为“联合舰队”。

 

     位于枝江市安福寺食品工业园区的湖北中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总经理柯贵安表示:“龙头企业有了资金保障,带动农民的作用就会更加明显。”依托枝江市“农合联”这个信息和资源平台,公司将建设5万亩生态蔬菜种植基地,预计带动1万多户农民增收。

 

     据统计,通过农村合作金融平台,枝江目前已累计为281户农合联会员发放涉农贷款3.97亿元,贷款有效需求满足率达到80.19%。枝江市委副书记黄芳帅表示,“农合联”组织体系初具规模,服务职能日渐完善,影响力与日俱增。

 

     据“农合联”理事长王建华介绍,试点初期,“农合联”主要解决会员轻信用、轻资产、缺抵押的问题,协调银保机构制定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为会员提供金融服务。以后还将逐步拓展生产指导、市场营销、农技推广、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职能,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综合平台。

 

     征信信息化,政府基金托底,新型主体能与金融机构“谈判”

 

     记者在枝江市农合联办事大厅看到,工作人员李小梅正在审核后台内有贷款需求的会员信息。她说,通过农村合作金融征信系统,会员的各项信息能快捷准确查询,包括供电、供水及税务缴纳、违法犯罪情况都一目了然,这些信息数据为信用评级、信贷额度、审核放贷等提供了支撑。

 

     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数据库是开展农村合作金融的有力保障。枝江市市长刘丰雷介绍,枝江市充分运用农村网格化基础成果,整合公安、税务、工商、法院、供水、供电等相关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形成了集信息采集、大数据分析、征信评估、征信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合作金融征信信息系统。

 

     截至4月初,枝江农合联征信信息系统已完成151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194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征信数据采集、录入和信用评级。“通过征信采集,分析综合数据,可以初步掌握到农合联各成员的发展、运营情况,结束了过去人为因素考核评级不客观、周期长、无事实依据的历史。”王建华说。

 

     在征信的基础上,湖北省财政注入资本金3000万元,枝江市财政配套2000万元设立农村合作金融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信授信,合作银行按1∶10比例放大。

 

     借助“农合联”,通过征信和增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可以坐在一张桌子上“讨价还价”。通过枝江农村合作金融平台发放的涉农贷款,严格执行国家同档期基准利率,比试点前利率降低40%以上,累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约成本900余万元。

 

      “枝江农商行通过对农合联会员的支持,实现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的无缝对接,使农商行找到了贷款投向的载体,有效推动了业务的发展”。湖北省农信联社副主任李维林介绍说,省联社鼓励枝江农商行针对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推出“担保贷”、“权利贷”、“保险贷”、“农机贷”等十大信贷产品,多渠道、多层次满足农合联会员信贷需求。

 

     确权赋能,让各类农村资源入市,多措并举分担信贷风险

 

     枝江是传统农业大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枝江市副市长李奎阳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大量土地、房屋、设备,有大量资金需求,银行想放贷却又不认可这种资源,必须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资产资源确权赋能。

 

     枝江市以金融创新倒逼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对农村资源的确权赋能,促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以前银行不认可的农地、农房、农具等各类农村资源,如今都可以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入流通市场。

 

     李开梅发现,原来银行不认可的资产现在能通过农村合作金融平台去抵押贷款。信达合作社获得了枝江农商行500万元的授信,在授信期限内,合作社可以用资产做抵押“随用随贷”。

 

      “不光给我们解决贷款,还帮我们办理保险。死了鱼,我们可以直接找保险公司。”枝江陶家湖生态农业公司董事长胡定海说,通过枝江农村合作金融,公司不仅成功办理抵押贷款100万元,还办理了水产养殖保险。200亩的养殖水面,保费2万元,政府就补贴了1万元。“既解决了生产流动资金,还解决了后顾之忧,合作社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了。”

 

     枝江市把参加农业保险作为发放涉农贷款的前置条件。对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形成的贷款损失,由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合作银行、担保公司、合作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担。

 

     在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自然风险的同时,也进一步分担和降低了合作银行的信贷风险。

 

     今年4月11日,湖北省扩大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启动培训会在枝江召开,将枝江试点经验正式向全省推广。竞争性选择大冶市等9个省级试点及武汉市江夏区1个市级试点,开展扩大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将农民联合起来、将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将金融风险分担起来、将风险安防网络编织起来”。湖北省委财经办副主任陈宽宏表示,各试点县市要进一步明确农村合作金融核心要义,把握试点方向,做细做实方案,为破解涉农融资难题趟出路子。

 

     枝江市信达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村合作金融平台,获得低息贷款,扩大了订单规模,社员亩平增收300余元。

 

     河南现代农业贷款工程试点启动

 

     5月4日,河南省永城市加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付加利看着账户上到账的50万元,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没想到这样的‘好事’砸中我了,有了钱,我还能把粮食产量再往上提。”

 

     付加利回乡创业,已流转和托管了2700亩土地,然而资金的缺乏始终困扰着这个村里的能人。听说河南省现代农业贷款工程正在永城实施,他第一批报名申请贷款。“说实话,一开始没有抱多大希望,但听说是国开行和省农业厅一起搞的,贷款利息很低,就试一试。”

 

     据永城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永城是国家级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被河南省农业厅和国开行河南省分行确定为河南省现代农业贷款工程试点。4月29日,国开行河南省分行共向加利种植专业合作社等9家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530万元,通过进一步扩大规模化种植,可创造就业岗位数近200个。

 

     近年来,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提速,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受缺少有效抵押担保物等因素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受到很大制约,融资问题已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短板”。

 

     为补齐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短板”,国开行河南省分行与河南省农业厅积极探索如何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经过反复研究,双方提出了河南省现代农业贷款工程的思路。

 

      “现代农业贷款工程就是由政府主导成立省、市(县)农业发展促进会,作为金融支农服务平台。市(县)农业发展促进会在当地筛选踏实做事、信用良好的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作为支持对象;省级促进会组织农业专家评审,保证选择的项目符合专业趋势和方向;国开行批量审批贷款,并给予政策性优惠。”河南省农业厅相关人士表示。

 

     据介绍,对于现代农业贷款工程,省、市(县)财政共同出资建立了风险补偿金,对出现违约的贷款进行代偿。国开行河南省分行按照风险补偿金1∶10的比例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支持,单户借款额度不超过300万元。申请现代农业贷款工程贷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将农机、仓库等金融机构不能接受的资产抵押给农业发展促进会作为反担保措施,既解决了农民融资担保措施不好落实的难题,又省去了专业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用,大大降低了农民融资成本。

 

      “本次向9家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标志着国开行支持的现代农业贷款工程正式实施。”国开行河南省分行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开行将在全省农业大县推广现代农业贷款工程,重点支持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升河南省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产业化水平。”

 

     据了解,国开行河南省分行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融资支持“三农”发展,先后创新了多种融资模式,包括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基础,带动产业集聚和农民致富的“永达模式”;支持龙头企业以新型工业带动农业现代化,进而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的“中鹤模式”。通过各种创新模式的复制实施,为河南“三农”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高位推动 多方合作

 

     农业经营具有“双重风险”,既要面对市场风险,又要面对自然风险,导致涉农金融中经营主体承贷能力弱、信贷成本高等问题很难解决。像湖北枝江信达农业专业合作社这样,进行粮食全产业链的生产、加工,投入的是大量现金,却不受商业银行青睐,贷款难、贷款贵的例子还比较常见。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明了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要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完善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监管机制,有力调动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积极性和主动性。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省委常务委员会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相关事项,切实把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改革的重点和大事来抓。

 

     从湖北宜昌枝江市试点来看,农村合作金融工作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的高位推动。工作机制方面,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部门,引导组建县域农民合作社联合会。配套服务方面,整合了公安、税务、工商、法院等多部门信息资源,完善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农业专家库、供需信息库。风险补偿方面,多渠道筹集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5000万元,加快推进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并有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以政府的信用开展涉农担保。

 

     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需要财经办(农办)、金融办、财政、农业、人民银行、银监、保监等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和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研究制定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具体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并积极实践。下一步,还需要加快完善农村信用环境体系建设,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