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豆保卫战在黑河打响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8-29
来源:

  本报记者 崔 爽

  “需求到了八九千万之多,自己只产一千多万吨怎么行?保证主产区的大豆生产就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8月24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态度坚决地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大豆贸易的巨大逆差已经持续多年。从1996年起,我国由大豆的出口国变成进口国,当年大豆产量为1322.42万吨。二十年后,大豆生产依然稳定在1300万吨的水平,进口量却已逐年增至8169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85%。

  从豆农到专家,从田间地头到科研院所,国产大豆的保卫战早已打响。

  黑河大豆特别“好吃” 

  这一仗并不容易。曾专程去美国考察大豆产业的黑河市嫩江县农业局党委副书记李铁辉说:“美国大豆从土地到农机,成本远低于我们。”“进口大豆便宜,价格倒灌,农民不挣钱。”中国农业科学院黄文坤研究员也直言。

  但作为传统的“大粮仓”,黑河有发展农业的先天条件——黑土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雨热同现,昼夜温差大。没有污染,病虫害少,耕地亩化肥用量只相当于全国的三分之一。不仅如此,黑河的河流水质都在一级以上,这在农业主产区中尤其难得。

  2016年,黑河市种植大豆1860亩,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地级市。“这里种了中国六分之一的大豆,把这里搞好了,意义很大。”对于黑河大豆产业的价值,韩天富极其看重。

  “和用于榨油和生产豆粕的进口高油大豆不同,这里的大豆富含维生素E、总异黄酮等对人体有益的代谢物,β-胡萝卜素含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吃了特别好。”韩天富说。

  在8月18日召开的“中国黑河食用大豆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指出:“要根据油用、食用、出口等不同用途,因地制宜,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着力打造食用‘黑河大豆’品牌。”

  这也是处在进口大豆围困中的国产大豆的一条突围之路。

  院士带领专家“下地” 

  盖钧镒院士出现在望不到头的大豆田边时,没人想到这个笑眯眯的老头儿已经81岁了。记者见到他时,他已经连续“下地”一周,上坡过垄,脚步并不落后于身边的年轻助手。

  “今年早春时节,盖钧镒院士走遍黑河市所有6个示范县,实地考察一个星期 ,审核了试点方案,每天工作到很晚,买了头等舱也不坐。”韩天富说。在院士的带领下,从育种栽培到土肥植保,再到农机农经,覆盖全产业链的30位科学家集结到了黑河主产区,给农业生产提供从土地到餐桌的科技支持。

  黑河地区的豆农基本都在40岁以上,以初中学历为主,务农超过二十年。针对技术方案的落地,陈萌山说:“要通过技术培训、组织观摩示范等形式,找到让技术到户到田的办法。”

  “我们年年这么搞,从春到秋,定期安排人去村里接农民到示范田参观学习,全部免费,中午还管饭,要农民们亲眼看新技术的好处,不然他就强调自己的经验,找多大的专家讲他也不听。” 黑河市爱辉区农业局局长刘太忠说。

  在最好的土壤上发力“领跑” 

  农作倒茬、土壤培肥、深松整地、秸秆还田、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为保黑河大豆的科学生产,一系列措施陆续出炉。

  韩天富解释说:“秸秆还田和秋整地之后,土壤自己的保水保肥能力增加了。玉米大豆轮作也会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随着技术的成熟,玉米高产的情况下大豆完全可以做到不使用化肥。”

  陈萌山强调了技术对绿色生产的价值:“大力推广粮豆轮作、深松整地、测土配方施肥、根瘤菌施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等新技术,能够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绿色发展的目标要求。”

  黑河人均耕地17亩,广袤的黑土地地块大、人口少,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最好的土壤。去年,在全国平均亩产120公斤的情况下,黑河大豆亩产200公斤。盖钧镒提出的“平均产量200公斤”的目标,黑河大豆已经提前实现,而另一个“全国2500万吨优质大豆生产”的目标,还需要黑河大豆持续发力“领跑”。

  “中国农业必须要有自给自足的能力。”盖钧镒强调。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锄禾网 版权所有© 2004-2017,转载请注明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15033917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