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聚焦三农 > 正文

脱贫攻坚战改变农村生产生活

| 2017-09-14 | 116次阅读

54岁的贫困户史培振做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有一天能当上“股民”。

今年8月,在河南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食用菌基地,史培振用扶贫贴息贷款5万元入股做了“股民”,企业每月分红500元,当年就能脱贫。
“单入股企业这一项,我每年的保底收益是6000元,如果经营得好,年底公司还能再次分红1000元。”史培振说。
2017年以来,河南清丰县累计投资5300多万元,新建食用菌大棚2670座。食用菌基地大规模进驻农村,政府引导、公司作龙头、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改变了农民依靠自身耕地发展的生产格局。
在河南省清丰县固城乡吕家村,村民在食用菌大棚里面采摘蘑菇。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马庄桥镇党委书记师敬川说,通过食用菌大棚下农村,农民利用金融贷款入股、菌包托管、劳务用工等多种方式获得生产收益,一改过去多年只通过传统种植得收益的生产方式。据了解,清丰县3500余户贫困户将通过食用菌产业脱贫。
在河南省清丰县固城乡吕家村,村民在食用菌大棚里面采摘蘑菇。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与食用菌基地进农村异曲同工,“扶贫车间”也走进中国多地农村。在河南台前县,记者在城关镇赵楼村尚百利藤制品厂“扶贫车间”见到66岁的张桂菊时,她正双手翻飞,藤条来回缠绕,一个藤椅座面很快从无到有。不远处,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安静地看着她做编织活。
88岁的岳喜梅是张桂菊的婆婆,身体不好,随时需要人照顾,张桂菊便每天带着婆婆一块来厂里上班。“在这里照看我方便,留在家怕我摔倒,我的腿不行了,眼也看不清了。这里人多,热闹、高兴!”岳喜梅说。
张桂菊能一边挣钱,一边照顾婆婆,很重要的原因是工作地点离家近。在这里上班大多是周边村里的留守妇女。张桂菊的两个儿媳也在这里上班,不仅每个月能挣一千五六百块钱,还能就近照顾上学的孩子。
在河南省沈丘县石槽乡虎头精准扶贫就业点,村民们在凯旺电子公司的“扶贫车间”里劳动。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目前,“扶贫车间”已在河南、安徽、河北、山东等“遍地开花”。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长期研究农村治理的专家刘刚说,“食用菌基地”和“扶贫车间”把农民就地变为“工人”、“老板”、“股民”,中国脱贫攻坚战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让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祖辈住在嵩山深处的董彦飞曾饱受贫困之苦,之前住的土坯房下大雨都住不成,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床上。去年,董彦飞异地搬迁后盖了两层楼的农家宾馆,饮水和交通再也不是问题。“一年毛收入七八万,想吃啥都吃啥,想买啥都买啥。”
在河南省沈丘县石槽乡虎头精准扶贫就业点,一位村民正在一个制衣车间里工作。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天桥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占元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不懈努力下,深山沟洼里不少农民走出来,100多所由农民自建的灰白相间的农家“客栈”淡雅大气,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脱贫致富之后,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愈加丰富多彩。初秋夜晚,清丰县马村乡白马杨村文化广场上演了一场“文化村宴”。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小品“第一书记治懒汉”引得农民观众阵阵掌声;在“精准扶贫新风赞”的歌舞激情中,群众跟着一起哼唱;四平调“不讲排场又如何”讲述了第一书记捐献毕生积蓄的故事,儿子结婚没了彩礼钱,家人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最后被第一书记感动而带头移风易俗,平凡却入心的故事惹得不少村民心酸掉泪……
河南濮阳精准扶贫文艺巡演活动走进清丰县马村乡白马杨村,演员在演唱戏曲。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随着文化广场的广泛兴建,文艺活动下乡或者农民自编自演,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清丰县文明办主任李发民说,“农村还通过移风易俗改变‘因婚致贫’、‘办白事致穷’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