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深度解读 > 正文

论发展中医农业的必要性

锄禾网 | 2017-12-30 | 58次阅读

1.jpg

开篇:势,不可挡,可顺势而为

新的发展时期需要新的价值观来引导农业的发展,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为我们规划了新生态文明理念中的价值次序。特别是在现代化生产、生活的巨大冲击和压力下,生态环境日趋脆弱,必须更加警醒: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共同繁荣,是我们民族既有的生态文明理念,也是一种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验证的生存智慧,在今天仍具有启发与实际意义,必须继承与发扬光大。


壹:中国农业问题,已到刻不容缓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像中国这样长期困扰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持久因素。所以,新时期,导入一种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哲学思辨精神的理论、模式,来指导我国农业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农业生产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一)、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2亩,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及世界人均耕地的32%、美国的10%、法国的28.5%、加拿大的4.8%、澳大利亚的3%。耕地不断减少将把我国粮食生产推到越来越狭窄的空间中,这给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二)、耕地质量退化。全国沙化土地逐渐增多,全国盐碱地面积广。我国的耕地缺少有机质,其他微量元素也同样缺少。此外,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灌溉水污染、酸雨等已开始对农业发展构成威胁。特别是由于长期的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及其他农业化学物质,以及工厂企业“三废”超标排放,导致我国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呈现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的复杂情况,土壤质量退化,农产品欠收和有毒物超标的情况屡有发生,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三)、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水土流失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损害的耕地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34.3%。水土流失使我国可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危及我国粮食安全。

(四)、农村环境污染事故、环境纠纷增多。环境污染引起的矛盾激化,尤其是工厂企业的“三废”排放和污染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日趋增多,农民往往难以寻求法律途径,而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成为社会安定的隐患。


贰:政策大手干预,构建引导农业新价值观

政策是一只有形的大手,这只有形大手与市场的无形大手共同引导和调控着农业的发展。关于当前的农业发展问题,政府连续14年聚集三农,深度关切农业,这个国民第一产业的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要推进绿色发展,特别是提到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等等。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特别是在中央深改组会议上,也提到了农业的绿色发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农业部门贯彻党中央的部署,从2015年就打响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7年又启动实施了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政策措施力度非常大。

农业绿色发展要靠政策的引导。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在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农药减施增效,还有包括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修复等等这些领域已经出台了一揽子的政策法规,并推广试行了一批先进的技术模式。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突破,目前我们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种养循环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到2016年底,我国家畜禽分污的资源化利率达到了60%以上,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0%以上,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还有具体的措施,在十九大报告的指引下,在具体相关政策的规范下,未来几年我国一定会突破一批关键的技术成果,研发推广一批试用成熟的绿色生产技术,来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让我们的农业更绿、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叁:天时地利人和,发展中医农业恰逢其时

所谓“中医农业”,就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中医农业”可为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立体污染综合防控和改善产地环境,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提供新的思路,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探索一条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中医农业”将成为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手段。

主客观条件具备,中医农业发展水到渠成

首先,新农业主体壮大,为中医农业普及更具可行性。农民阶层分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形成。农民阶层分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现,表明农村劳动力正在重新布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具备一定的现代经营能力和资金实力,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引领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其次,农地流转规模化加快,农业生产“非粮化”明显,人们更加重视品质化种植,包括土壤品质化、作物品质化和农业投入品的品质化。近几年,农村土地流转加快。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流转面积达3.1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3.9%。

再次,土壤病了,需要调理和治疗。目前在很多地方,化学药剂的使用给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这也给中医药农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很多人问有机农业与“中医农业”有什么区别。有机农业是告诉农户不能做什么,“中医农业”告诉农户应该干什么,是主动的。


肆:中医农业,全球农业发展的一剂“良方”


1、中国的农业问题,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案来解决

中国人多地少,这是最大的现实,中国幅员辽阔,但是高品质农田比例太少,这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当前农业环境脆弱,既要让人们吃饱,还要让人们吃好,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同样是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需要像中医农业这样具有深刻中国烙印的农业发展解决体系和理念,来指导中国农业各类问题的解决。

一是中医农业的系统性,即着重农业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体各部分的内在联系,这是农业内部保持各组成部分之间相对稳定和谐的本质要求。二是综合性,即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复合效应,也就是通过综合手段,达到综合的效果。三是整体性,即作用范围是整个的、全部的,强调覆盖所有生产单元和种养循环链。

从目前得到的资料和信息表明,“中医农业”技术与方法有下列优良特色:增加产量;无污染,并能消除其它来源污染;色、香、味俱全;具有各种利于健康的功能;延长保鲜期。??最近,“中医农业”科研团队发现,在药用植物提取液复配剂处理后的农作物中表达了3000多个功能未知基因和3—5个功能未知化合物。这个发现为解释“中医农业”农产品高产优质,色香味俱全,具有功能性和保鲜期长等优势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进一步的机理研究打下了基础,是“中医农业”研究中的重要进展。


2、中医农业让农业发展真正持续起来


a.中医农业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中医不仅能医治人类的疾病、保障人类的健康,而且其原理和方法对所有动物乃至所有植物都有医治病虫害、促进健康生长的作用,并能有效地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和质量。尽管中医原理和方法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也很早,但很长一段时期由于我们比较依赖化学农业,忽略了中医原理和方法在农业上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相关研究与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但目前植物性药品在农业上应用较多的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加大中医原理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将5千年古老的中医文明化作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使中医农业成为我国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b.中医农业技术研究的迫切性。中医农业技术体系和应用模式可以在“两药、两料”(农药、兽药、肥料和饲料)四个领域广泛应用,即利用中医原理和方法将动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元素和天然矿物元素研制成促进动植物生长、防治动植物疫病的营养物质或药剂配方,可以有效实现有机生产、降低药物残留。

C.中医农业案例研究的实证分析。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农业生产实践自觉或不自觉的就会将中医理论方法应用其中,产生了许多典型案例和良好示范。科学研究表明,利用中草药、微生物等制成的肥料、农药和饲料,既改善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又保障农产品的品质。


伍:中医农业是跨界思维的典范,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所谓,“跨界思维”,就是大世界大眼光,用多角度,多视野的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中医农业”可以在农用药物、饲料和肥料三个领域广泛应用。像云南红河的哈尼梯田就是这个道理,它是保护自然、顺从自然、更正自然,这是广义的。狭义上就是利用中医的原理和方法将动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元素支撑农药、兽药、肥料、饲料。

跨界思维,是抓住本质的思维,是殊途同归的新思维。它不仅代表着一种先锋的思考方式,更代表着一种巨大的整合能力。当传统的思维和方式,已经无法应对当前呼啸而来的农业新形势和新需求,无法解决当前农业喷涌而出的发展问题时,中医农业则另辟蹊径,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结语:中医农业在历史中酝酿,向未来而去

回顾历史,审视当下,展望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之路如何发展,是当前政府部门、科学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实现融合发展、互补共生,是探索生态农业的重要尝试和实践。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泛指生物体及其之间的普遍联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中医农业”一词应运而生,成为有志之士、专家学者加快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农业”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产生“1+1>2”效应。“中医农业”的具体应用,能够为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立体污染综合防控和改善产地环境,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是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崭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