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破解乡村振兴三大难题在一线 地往何处“流”?

锄禾网|来源:常州日报 | 2018-12-21 | 次阅读

具有乡村特点的最大资源是什么?

是土地。

乡村的土地,主要有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等几种。乡村振兴的篇章,无疑将写在这些土地上。

“小地”变“大地”

老两口5亩多地的变化

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土地流转已不仅仅是张家把几亩承包地交给李家种、每年向李家收取租金这一种方式,而是可把承包地经营权以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流转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自家保留承包权。

武进区委农工办副主任姚志平说,全区共有31万亩承包地,被流转的已占71.4%。

嘉泽镇前项村村民崔桂喜前几年瘦得体重只有40多公斤,今年有60多公斤了。10月18日,她笑着说:“主要是现在心情好了。”

“不要以为我们这里是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种的苗木就一定能卖掉。”她的老伴王耀坤说,“接连几年,我家种的就是卖不掉。年年种,年年亏,急死人了!”

他们的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早先,王耀坤也外出打工,崔桂喜一人种5亩多稻麦,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后来,崔桂喜被查出患了脑瘤。一次大手术后,命虽被救了回来,但家里更困难了。王耀坤也不能再外出打工了。

看到别人种苗木赚钱,他们也跟着种。可是,由于不懂技术,更不了解市场,他们种的苗木始终卖不出去。

“老两口种的,不对路,而且品质差、品种杂,越到后来越没人要。”常州市西太湖花木专业合作社前项分社负责人苏志明说,“村里每年都要对他们进行救助。”

常州市西太湖花木专业合作社前项分社是今年元旦后成立的。第一批有13户人家签约加入分社,王耀坤家是其中之一。每户把承包地交给分社统一耕种而成为股东,入社土地多少决定所占股份大小。村民可到分社上班,也可去别处工作。到分社上班的,按照分社的技术标准和有关要求,从事苗木种植和管理工作。分社负责生产经营,并向各股东分红,为上班的村民发工资。分社连着总社,总社的触角伸向全国各地市场。

王耀坤、崔桂喜今年都70多岁了,已经不能下地干活。加入分社后,老两口今年收入将超过3万元。“哪里想到,我们两个老人天天坐在家里,一年还能有这么多钱!总算老来不愁了。”王耀坤说着说着,眼里就有了泪花。

苏志明说:“分社也有钱赚。比如老两口的那5亩多地,现在被用来培植火焰南天竹盆栽小苗。小小一株,就能卖到12元,一亩地里的净利润能有几万元。今年初,分社一共投入160万元,9个月就已全部收回了,而且还有盈利。”

13户人家,有6个人在分社上班,还有的人在别处工作。在分社上班的,平均每人每月工资有3000多元。

眼下,第二批农户正在洽谈入股的事。苏志明说:“算了算,又有80亩地要进来。”

一家一户的“小地”,经过流转,不但集聚为可供规模种植的“大地”,而且让农业生产经营得到转型升级。“这些,都是农民自愿的。”苏志明说,“这一招,使‘潜伏’在乡村的生产力被极大地释放出来了。”

“死地”变“活地”

朱福兴三个渠道进账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分布在乡村的另一种地。它一直不得入市交易,制约了乡村工业、服务业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武进区改革创新,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得以入市,并实现了与江苏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同网运行、同网竞价、同网交易,使这种地有了与国有建设用地相同的权能。今年,该区既通过出让、租赁、入股等方式,加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一级市场的力度,也通过转让、抵押等方式,加大了进入二级市场的力度。

到10月底,全区共有9511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这些地共76412亩,涉及196个行政村。此举让原来的“死地”变成了“活地”,直接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据统计,仅出让入市和租赁入市,相关村就已获得45.94亿元收入。

洛阳镇汤墅村村民朱福兴每天穿着工作服,骑一辆旧的凤凰牌自行车去上班。他说,习惯了,一路骑,一路看看,挺好的。

汤墅村以租赁入市方式,把一宗9.75亩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网挂牌。这宗地,被江苏汉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竞得,连同土地上的厂房等,每年租金80万元。此举让1200多名村民得益。

多年前,朱福兴在汉凌集团改制时投入5.6万元,是这个公司的小股东。汉凌集团竞得这一宗地后得到发展,并使子公司——洛凯机电公司实现上市。

朱福兴在汉凌集团物管部工作,一年工资有4万多元。作为企业的股东,他一年可得到企业分红近20万元。作为汤墅村村民,他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东,每年能享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带来的利益分配。他说:“我是个‘双料股东’,一年有三个渠道进账。像我这样的,村上还有不少人。”

朱福兴说:“不要只看到我天天骑着旧自行车,我家有汽车!给儿子开。”

汉凌集团执行总裁谈行说:“汤墅村另外一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也将入市,面积是25亩。眼下,正在办理有关手续。对这一宗地,我们也志在必得。”他说,集团计划在这块地上发展新的机电项目,进一步拉长产业链。

“空壳地”变“新生地”

葛庄村在消除瓶颈制约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还要实现生态宜居。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生态宜居的难度更大。

对此,湟里镇葛庄村党总支副书记刘强说,他的感受很深。

近年来,这个村在不少村民进城工作并落户后,有的房子无人居住,门前的野草越长越高,屋檐下的蜘蛛网越结越多;有的老房子倒塌后没人管,成为废墟;有的获批宅基地被多年闲置,成为荒地。一到夏天,蚊蝇满村飞;一刮大风,垃圾满天飞。

村里有一条河,名叫“乌土沟”。多年来,河里垃圾成堆,河水乌黑发臭,河边杂草丛生,乌土沟河真的成了乌土沟。

“村里一直想治理,但总觉得无从下手。”刘强说,“宅基地制度改革,帮了我们大忙。”

这项改革,把宅基地和宅基地上面的住房合在一起进行,实行自愿有偿退出。对村民退出的宅基地,村里统一安排,分成两类派用场。一类被复垦种植,成为新的耕地;一类被用于“美丽乡村”设施建设。复垦种植和管理,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招村民来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签订合同并向村民支付相关费用。这些宅基地,由“空壳地”变成了“新生地”。接下来,村里还将采取“增减挂钩”和“调整入市”做法,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新生地”转换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公开入市,拉动产业发展。

“目前,全村共有102户人家退出宅基地。”刘强说,“村里尊重村民的选择。这102户都是自愿的,他们也得了实惠。”

坐落在乌土沟河畔的张家村,是这个行政村范围内的一个自然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使张家村打破了制约环境建设的瓶颈。张家村大力整治环境,并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从村头到村尾,热火朝天地摆开了一个个战场。生活污水入网、天然气入户、道路“黑色化”、村庄绿化、村民住宅外观出新……一项又一项工程顺利完工。几个月前,就连城区还没有完全推行的垃圾分类收集,在这个村也已经开始实行了。

与此同时,乌土沟河也被彻底整治。

今年夏天,张家村和乌土沟河的面貌都焕然一新。村里到处干干净净,村民住宅外墙上点缀着好看的彩绘图画。房前屋后的空地,被绿白相间的栅栏围着。那些栅栏矮矮的,差不多只有齐膝高。里面,有的种花草,有的种蔬菜,为美丽的村庄带来了勃勃生机。乌土沟河再也不是乌土沟,而变得水面开阔、碧波荡漾,岸边绿树成行、鸟语花香,村民还从河里钓到大鲫鱼。

刘强说:“不仅仅是这里,全区不少村都已推行宅基地制度改革。”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