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行业要闻 > 正文

我国三处遗产地被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锄禾网|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 2022-05-24 | 次阅读

  近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会议,中国的三个传统农业生产系统——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因其独特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知识体系,在食物与生计安全、重要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社会价值与文化以及杰出的生态价值、景观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和全球重要性,符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评选标准,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迄今为止,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已涵盖全球22个国家的65个系统,中国共有18处遗产地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数量居各国之首。 


  为应对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退化、全球气候变化、荒漠化与土地退化、本土性传统知识丧失等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中国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该倡议的国家之一,我国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推荐为首批保护试点,并于2005年6月成为首个正式授牌的遗产地。今年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20周年,农业农村部支持各遗产地开展系列活动,粮农组织将于10月举行纪念活动,因此三个项目的认定更是具有特殊意义。粮农组织副总干事玛丽亚·海伦娜·赛梅朵表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已通过非凡的生态农业方法证明其可持续农业模式的巨大潜力。通过对农业体系原有特色加以利用,它能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村发展。” 


  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历史悠久的茶叶产区,早在10世纪就开始产茶,发轫于1725-1735年间的铁观音是其最著名的茶类,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半发酵型乌龙茶。当地茶农具有独特的专业知识,包括对自然环境的精心管理,以确保最佳条件下的茶叶种植和生产出优质的茶叶,同时也确保茶园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和茶叶生产的可持续性,安溪铁观音更是成为了该地的身份象征。 


  位于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草原游牧系统是我国入选的首个游牧农业遗产地,也是全球可持续牧业和脆弱牧场管理的典范。早在新石器时代,该地区就有早期居民狩猎和游牧生活,遗产地有多种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河流等,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为了适应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这里的蒙古族人长期保持着传统的游牧生产和生活方式,他们通过每年春季和夏季的转场放牧,确保了草原植被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因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原退化,并确保了肉、奶等畜产品的稳定生产。 


  位于我国北部的河北省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雨养农业系统,始建于元代,总面积21万亩,石堰长度近万里。石堰梯田确保了山区恶劣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发展,盛产核桃、花椒以及谷子、玉米大豆、黑枣等名特产品。数百年来,当地社区保留了丰富的传统作物品种、环境友好的耕作技术,不仅确保了粮食安全和福祉,同时还创造了被誉为“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的山地梯田景观,见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