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行业要闻 > 正文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应县样本

锄禾网 | 2017-12-28 | 289次阅读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不仅关系着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更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近年来,纯农业大县应县立足县情实际,在延长产业链条上做文章,在股份发展上下功夫,在探索发展新业态上求突破,逐渐趟出了一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径。

循环农业显生机

  应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畜牧养殖重点县和全国蔬菜重点区域生产基地县。但长期以来,发展的“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并轨合辙,致使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如何尽快走出这个窘境,成为当时该县急需破解的难题。
  记者采访得知,应县的破题之举是:“以农载牧,以牧养菜,南菜北牧,循环发展”,大力推进以“粮改饲”为主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了先机。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县围绕粮改饲做文章,以发展无公害农业架构四梁八柱,坚持以粮草资源支撑草牧业发展,共培育牧草地50万亩,发展全株青贮玉米20万亩,青贮60万吨;坚持以规模健康养殖引领草牧业发展,大型招商项目恒天然牧场群奶牛养殖量达3.3万头。
  在种、养、加循环体系建设中,全县着力构建粮改饲、粮转饲、秸秆转饲肥、粪污转肥料、有机蔬菜五位一体循环模式,牧草种植基地以每年0.5万亩的速度增长,全株青贮玉米基地以每年2-3万亩的速度增长,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农牧生态循环系统的有效建立,为全县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提供了充足的生物肥源。
  该县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是:粮草轮作+全株玉米青贮 粮草饲料 规模养殖。全县粮改饲牧草种植基地由2013年的0.2万亩增长到2017年1.2万亩,全株青贮玉米面积由2013年的4万亩增长到2017年的16万亩。基本形成了“一头奶牛8吨青贮草、3亩草基地、10吨粪污还田”的种、养、生态三结合循环发展模式;牲畜粪污 加工处理 生物有机肥 市场营销。启高生物有限公司每年处理干粪污20万吨,生产有机肥5万吨,目前主要销往北京、广西、云南及河南等地,服务高档有机农业、城市园林。

抱团发展增实力

  应县东山生态观光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位于应县白马石乡柴树沟村,成立于2014年8月,经过几年的滚动发动,现拥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元,专业合作社3个,员工达40余人。
  2017年,联合社实现销售收入380万元,实现利润92万元,带动了周边500多户农民增收100多万元。该联合社主要是依托山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建设三大生态观光农业基地。即淡水鱼观光养殖基地,年养殖虹鳟鱼、中华鲟、鲤鱼、草鱼等50万尾,销往朔州、大同等地;特种养殖观光基地,现养殖鹿羊400只,示范养殖孔雀、鸵鸟等观赏禽300只;生态休闲体验基地,现建成百亩苗圃1个,建成生态绿化区300亩。目前,三大基地已成为连接南河种庙宇群、小石口水库风景区、佛教吉祥村、红水河森林区之间的一个重要旅游观光节点。
  在应县,像东山这样的专业合作社,全县已发展到2300个。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的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难的问题,让农民实现了抱团发展、股份发展。全县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24000多户,入社农民年平均纯收入达12000元。

构建发展新业态

  应县在优化产业布局的同时,积极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体系,推进了5个村的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其中,吉祥村旅游开发项目在2016年开工的基础上完成了一期土建工程;北楼口村申报了山西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白马石乡寺儿沟村、黄土嘴村和大临河乡北楼村已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依托这些项目,该县加速推进农业、林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手工艺、农家乐、特色美食等多元素的乡村新产业。

  与之配套的是利用已经落户的乐村淘、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美团外卖等电商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产业深度融合。

  目前,乐村淘已在该县建设了电商服务站100余个,全县各类物流快递公司20多家、乡镇代办点30多个,带动了全县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据了解,通过互联网平台,今年小石口大蒜、北河种接李、义井乡的香瓜等农产品直接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销售量高于往年,销售渠道的拓宽进一步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本报记者 刘成根 通讯员 丰开罡 洪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