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行业要闻 > 正文

深化就业扶贫要做大蛋糕做精服务

锄禾网|来源: | 2020-10-21 | 次阅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贫困人口而言,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在一户贫困家庭里,往往一个劳动力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后,这个家庭就能走出贫困的阴影。不仅如此,就业还让贫困劳动力提振了精气神、提高了工作技能、增长了见识,并以就业劳动力为纽带,加强了家庭成员与外界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带动全家人一起自力更生,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

  无论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还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就业扶贫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近年来,各地为推进就业扶贫进行了许多探索、开展了许多工作。例如,组织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进行贫困劳动力信息采集和就业推荐,组织专场招聘会;引导企业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扶贫车间,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务工等。这些工作和举措,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人口获得了就业脱贫的机会,使他们的人生轨迹和家庭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推进就业扶贫过程中,也有一些难题亟待破解。其中,比较共性的有“两难”。

  一是就业岗位增加难。许多地方通过发展扶贫车间、支持创业带动、组织劳务输出、开发公益性岗位等,为贫困劳动力提供了数量不少的就业岗位,但相对于许多贫困劳动力更倾向于在“家门口”就业而言,一些地方适合贫困劳动力的本地就业岗位数量不足。而要大量增加就业岗位,需要产业的发展与带动。

  二是就业服务跟进难。面对多数贫困劳动力知识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缺少一技之长的现实,单靠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有时难以实现“精准滴灌”。当贫困劳动力就业后,社会保障、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都得跟上;若有劳动力想自主创业,贷款融资、技术指导等服务也不能落下。这些工作比较复杂,仅靠政府唱独角戏未必能获得“满堂彩”。

  这“两难”阻碍了就业扶贫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破解“两难”的关键在于,做大蛋糕、做精服务,即创造更多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岗位、为贫困劳动力做好更加精准精细的就业服务。那么,如何才能做大蛋糕、做精服务呢?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充分挖掘各行业尤其是新产业新业态的就业潜力,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就业扶贫。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在我国蓬勃发展,创造了不少新型就业岗位和新型职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在促进就业扶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骑手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新型就业岗位和新型职业之一。以美团为例,据媒体近日报道,截至今年8月底,通过美团实现就业增收的骑手累计已达931.3万人,其中包括54.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这些贫困骑手绝大多数已经实现脱贫。今年6月起,美团计划为全国贫困县再提供20万个骑手岗位,促进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稳定就业脱贫。可见,新产业新业态潜力巨大,充分挖掘能迸发出新的职业形态,大量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一些新型就业岗位很少挤占传统就业岗位的空间,非常适合用来做大就业蛋糕。

  就业扶贫不能只是“扶上马”,还得“送一程”。不仅做大蛋糕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做精服务也需要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据媒体观察,有些企业之所以能带动那么多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关注员工的生活与成长。比如,为员工及家属提供重大疾病保障,为建档立卡贫困员工推出最长6个月的免息贷款……这些“送一程”的实惠,能大大增强贫困劳动力的发展后劲,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事实上,充分挖掘新产业新业态就业潜力,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就业扶贫,也是构建社会扶贫大格局的重要举措。放眼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的乡村振兴伟大征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力量,也将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一招。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