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绿色融投 > 特色小镇 > 正文

特色小镇规范“着装”很有必要

锄禾网 | 2018-01-19 | 次阅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在长沙举办的首届中国特色小镇论坛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统一规范,严格控制建设数量,取消一次性命名,统一实行宽进严定动态淘汰的达标制度。据了解,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等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评估,不符合规范的要淘汰,特别是县级政府综合债务风险预警地区,不得通过融资公司变相举债建设。


  众所周知,特色小镇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而环视当下,特色小镇让人总觉得像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在某些地区,在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将房屋一律都改成了某派风格,认为这就是特色。其实,效仿式的理念往往衍生出山寨版的建筑,极容易导致“千城一面”,届时走到哪里都一样,试问这还能称之为“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不是一顶帽子,戴上便万事大吉。在我看来,“产业独特+颜值担当”才是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因此,如何练好内功,深耕地域特色,这道考题务请认真作答。


  随着特色小镇的发育成长,“一窝蜂”式的野蛮生长、快速扩张,难免让一些特色小镇流于形象工程,甚至上演千城一面的雷同产业格局。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打着特色小镇的旗号,背地里大搞圈地运动,“房地产化”倾向明显。为此,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从严控制特色小镇房地产开发。四部委对特色小镇敲警钟、拉红线,为特色小镇进入规范发展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


  那么,改良特色小镇需要拿什么进行统一规范“着装”,这无疑是一道善治考题。此次四部委联合发布的若干意见,给出了统一规范的“着装”标准。接下来有关职能部门亟需整合各方力量、打出组合拳,加强监督检查,进行科学评估,有序有力引导特色小镇步入正轨。令人欣喜的是,特色小镇实现了从政府推动到引入市场机制进行考核,有进有出的动态考核首次提出,意味着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数量要求和政绩考核的纠偏机制,将有助于特色小镇更具“特色”,让其“可持续发展”更接地气。


  特色是小镇的元素,规范是发展的基础。特色小镇只有在统一规范上做好文章,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行稳致远。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这是特色小镇一词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相,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让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统一规范的考核机制不能缺位,必须做到常态化制度化。当下,特色小镇已转向一个新的风口。如何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路子,做到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唯有对标找差距、对表抓落实,方能让特色小镇这张“特色名片”越擦越亮、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