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制出感知温度的控释农药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技术生物所专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可自动感知温度来释放有效成分的控释农药,据测算能够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30%,从而减少施药频次,降低农药引发的面源污染。
该项目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的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完成,相关成果已被美国化学会绿色化学领域核心期刊《可持续化学与工程》接收发表。
当前,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高达百万吨,利用率却不足40%。如何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用量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和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吴正岩说,温度较高时也是病虫害高发时,所以我们通过温度来控制农药释放,实现农药释放与病虫害发生同步,从而提高农药利用率。这种技术尤其适合大棚蔬菜的种植使用,由于农药利用率提高30%,能够减少施药频次,而每吨农药的成本只需增加5%。
课题组通过凹凸棒土、碳酸氢铵等材料制备出一种复合纳米材料,并以该材料为载体与除草剂复配研制出温敏型控释除草剂颗粒。该颗粒对于温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可通过温度有效调节颗粒中纳米孔道数量,从而控制除草剂的释放。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首页推荐
- 05-11 缅甸欲大力发展乳牛养殖业
- 05-11 中国购买增加,缅甸大米价格提升
- 05-11 缅甸计划本财年出口大米200万吨
- 05-11 芝加哥农产品期价10日涨跌不一
- 05-11 4月份CPI同比上涨1.2%
- 05-11 农委“牵线”,银企“联姻”
- 05-11 河南省中牟县:蒜薹价格暴跌,冷藏保鲜救急
- 05-11 青海省下拨农村危房改造资金4亿元
- 05-11 黑龙江为农民创业提供融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