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3.0 > 新农人 > 正文

全南新农人抓“鸡”遇致富

锄禾网|来源: | 2022-04-23 | 次阅读

阳春时节,暖风拂面,走进赣州市全南县金龙镇水口村的一处小山岭,三五成群的鸡在“引吭高歌”,叫醒了沉睡的山村,给寂静的山村增添了勃勃生机。


▲黄社妹正在喂养“跑地鸡”。

水口村村民黄社妹正在养鸡场里忙碌,只见他背着一袋玉米边丢边“咕咕”地叫着,成百上千只毛色鲜亮的“跑地鸡”从四处跑来啄食。不同于产业化的养殖生产线,这些鸡自由地在山坡上跑来跑去,吃的是青草和玉米,因此得名“跑地鸡”。

“我养的鸡生长环境好,吃的是玉米、虫子、野草,大家可以放心购买!”这批“跑地鸡”可以上市出售时,黄社妹给正在啄食的“跑地鸡”拍了段短视频发到网上,虽然内容简单,制作也难称精良,但朴实的画面和溢出屏幕的“土味”,引来网友纷纷下单,短短几天就销售了100多只。

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在全南各乡村,越来越多年轻人像黄社妹一样成为触网“新农人”。


▲黄社妹通过微信等平台销售“跑地鸡”。

回乡创业前,黄社妹在外省家具厂打工,由于无法照顾小孩,父母又年迈,看到乡村振兴大有前景,他便决定辞职回乡创业。返乡后,他申请了产业信贷通贷款5万元,并与同学在县城开了一家饲料店。经营过程中,黄社妹发现绿色、环保、生态的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想到老家水口村自然条件好,环境优美,发展生态养殖很有奔头,黄社妹便萌生了养殖“跑地鸡”的想法。说干就干,他在自己家的山地和流转的山下10亩土地进行养殖。搭鸡舍、圈围栏,一切准备就绪,他购买了1000只鸡苗,可是没有经验,不到2个月,只存活了30只,栽了一个大跟头。

功夫不负“新农人”。栽了跟头的黄社妹不服输。他开始在网上学习养殖管理、防疫防病等养殖技术,还四处请教有经验的养殖户。第二次,黄社妹又购买了1000只鸡苗,搭建温室,还请“土专家”现场指导。终于,这次存活了800多只。随着养殖技术日益成熟,黄社妹决定扩大规模,自己孵化鸡苗,做到一年四季不断货。如今,他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养鸡“专业户”和“土专家”,一年养殖“跑地鸡”1万多只,实现年纯收入20多万元。

鸡养好了,如何卖出去又是一大难题。通过生态养殖方式喂养出来的“跑地鸡”肉质吃起来有嚼劲,味道更香,黄社妹结合这些特点,向本地特色餐饮店推介宣传,拿到了不少客户订单。可是,要大批量卖掉这些“跑地鸡”还是令他头痛。

随着全南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推进,驻村干部鼓励黄社妹“充电”,参加电商培训,通过线上渠道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深度触网后的他迅速进入角色,很快学会了通过抖音直播、微信、快手等平台直接打通市场,销往粤港澳大湾区。他养的“跑地鸡”名声更响了,也卖得更远了。村民们纷纷向他讨教,也开始养殖“跑地鸡”,一同鼓起了“钱袋子”。

如今,像黄社妹这样的“新农人”正不断涌现,“网红”农产品不断催生。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互联网为农业发展赋能,“一根网线”连两端,一端系着广阔乡村,一端连接巨大市场,让全南越来越多村民搭上数字致富“快车”,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