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3.0 > 新农人 > 正文
一名湖南娄底新农人的“十二时辰”
锄禾网|来源: | 2024-08-03 | 次阅读
中新网娄底8月3日电(李中声 柳莹 刘强)凌晨4时,伴随着蝉噪蛙鸣,湖南娄底经开区大埠桥街道中阳村五良生态农庄“庄主”刘勇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
刘勇在葡萄园内劳作。受访者供图
葡萄、无花果、黄桃等水果已进入丰产期,水灵的空心菜、鲜红的辣椒、翠绿的丝瓜也是市民的最爱,刘勇和妻子只有90分钟的采摘时间。5时30分,所有蔬菜瓜果都要装好车,6时30分要开始送到各市场、会员手中。
“我们大多是订单式供货,每天9点左右要全部送货到位,这样才能确保新鲜。”刘勇介绍,一天之计在于晨,每天凌晨到上午是他最忙碌的时间,“赶早”是常态。
1989年出生的刘勇,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2010年,他从娄底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来到广东打工,凭自己努力在一家大企业干到了管理岗位。
“新农人”刘勇。受访者供图
2014年,一直心怀农业梦想的刘勇放弃高薪,乘母校与中阳村开展“校村合作”的东风,揣着自己积攒和父母资助的20多万元,在村里承包了50亩荒地,开启了他播种梦想的创业之路。
沿海干得好好的,为何还要回头做农业?当时,刘勇曾遭到周围很多人不理解。在他看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一分努力就会有一分收获,土地它是最不会辜负我们的。”
创业之初,面对土壤条件较差、育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较弱等困境,刘勇通过阅读专业书籍、上培训班、向其他种植户学习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种植技术水平。几年下来,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调节土壤酸碱度,如何绿色施肥、除虫等,刘勇逐渐了如指掌,成了行家里手。
201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毁了刘勇的农庄,使瓜果苗木损失殆尽,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带着对土地和农业的热爱,他在当地政府支持帮助下重振信心,瓜棚倒了就重新筑基加固,蔬菜冲走了就重新补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种植管理技术不断提升,刘勇的五良生态农庄生产经营逐渐走上正轨,如今一年四季有蔬果,坚持绿色健康种植的蔬果也格外香甜。农庄现有100多户家庭会员,产品吸引市场饭店争相订购,完全不愁销路。
只种50亩且实行多品种间作,刘勇也有自己的理解。“50亩地是我和妻子能够精耕细作的上限,多品种间作轮作,一年四季都有蔬果上市,不仅能减少病虫害,还能有效错开农时。”
“其实也不是很累。我们讲良心、种良田、施良肥、用良种、出良品,产品得到大家的认可,是最开心的事。”下午5时,刘勇给进入成熟期的阳光玫瑰葡萄套袋,每天的忙碌丰满了他的梦想。“农业是最有希望的事业。”他说。(完)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文榜单
浙江嘉兴:返乡创业“新农人”为
“00后”女农机手上线,年轻人争
“三夏”新观察:新农人、新农机
“打工妹”转型“新农人”:直播
牛!广东女生边务农边自学英语,“
重庆武陵山乡振兴记
张掖高台:“党建+人才” 全力助
一片茶,绘就绿色富民新画卷
2024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发
桐梓:充分挖掘乡村致富能手 让
桐梓:充分挖掘乡村致富能手 让
培育现代“新农人” 浙江将打
一个村来了300多位“新农人”,
“新农人”挑大梁 解乡村人才
江苏南京:新农人返乡创业 用好
江苏南京:新农人返乡创业 用好
全国首个省级新农人协会在皖成
“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
太行山中小城的“新农人”:奋斗
全链条培育“新农人” 激活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