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农业1.0 > 新农业 > 正文
功能农业渐成传统农业区产业转型新路径
锄禾网|来源: | 2018-02-02 | 次阅读
中科大苏州研究院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尹雪斌在2018中国功能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会上表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全国范围内功能农业示范基地达一百万亩,功能农业已渐渐成为传统农业区产业转型的新路径。
“功能农业”是指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使农产品中硒、锌等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定量提高的农业生产过程,可种植出能定量满足人体所需微量营养的农产品。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肯定了功能农业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看来,功能农业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代表了人们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的需求的转变”。他预测,2020年全球将推出80到100种功能农产品,仅中国的功能农业产值就将达1000亿元;到2050年,功能农业占整个农业产值的比重有望超过一半。
河北承德市2016年建成了国内首个“功能农业扶贫综合示范区”,承德市农工委书记吴清海介绍,现在承德市已种植富硒马铃薯、胡萝卜、黄瓜、苹果等9.33万亩。“普通马铃薯每斤才卖8毛钱,富硒马铃薯能卖到8、9块,每亩地多赚了5000至6000元。”
除了承德市,很多传统农业区也将功能农业看作产业转型升级、脱贫致富的新路径:江苏泗洪县规划投资30亿,推动功能稻米种植地的建设,以期提升稻米的品质和价值。安徽滁州市投资兴建了功能农业科技园,并设立产业扶持基金和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功能农业新技术的开发与转化。
尹雪斌表示,目前国内的功能农业正平稳发展,全国范围内功能农业示范基地已达到一百万亩,遍布全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但高端的基地依然不够,潜力仍待挖掘。经过十年的发展,功能农业中的富硒农产品行业标准刚刚制定完成,标准化工作依旧任重道远,未来业内还将关注智慧型、可追溯性的功能农产品的开发。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文榜单
慧聪携手「佳沃股份」用区块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参观中国农
美国农业部推出了新的市场数据
复盘生鲜电商这10年:阿里腾讯当
六部委发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
华中农大转基因水稻通过美国审
石家庄智慧农业体验中心投入运
中国农业航空植保联盟在贵州都
细数回乡创业那些坑:即使在风口
细数回乡创业那些坑:即使在风口
福建:依托“数字农业”为健康加
马云马化腾押注,生鲜电商双巨头
要认清农业的本质,请不要过度吹
北京仍有41.5万农民从事农业
北京仍有41.5万农民从事农业
农信互联总裁薛素文:两年760亿
盒马鲜生将在沪推出全球首个机
农业部印发《2018年种植业工作
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