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3.0 > 新农人 > 正文

让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

锄禾网|来源: | 2018-11-07 | 次阅读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业农村的改造工程在各地轰轰烈烈展开,村容村貌的翻新、土地政策的改革、医疗教育的配套、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兴起等,无一不给乡村的发展增加了砝码,农业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

    事实上,世界级投资大师詹姆斯·罗杰斯曾有过推断,未来20年,最赚钱的行业不是房地产,而是农业。

    然而,改革开放40年来,政策、资金等优势资源向城市倾斜,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人口的“虹吸效应”出现,老龄化社会在农村提前显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农村缺乏人口,难以发展产业,也没有市场,农村就更留不住人,形成恶性循环,“谁来种地”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农业是一门综合学问,既要对抗不确定的气候变化,也要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还要不断提升现代农业技术水平。面对种种不利因素,综合能力突出的新农人成为扛起乡村振兴大旗的关键。

    哪些人才属于新农人?业界对此有着不同定义,但普遍认同的是,新农人与传统农民不同,他们具备新的思维理念、新的营销手段、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知识,他们特点鲜明、类型多样,立足于自身实际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在丰富农业业态、改变农村面貌、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新农人都有着宽阔的发挥空间。

    近期,在南方+惠州频道推出“惠州新农人评选”活动,为新农人提供了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得到了社会良好的反响。从该活动的参与者中可以发现,惠州的新农人群体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他们带着对乡村的热忱深入农业产业的各个领域,如香猪养殖、瓜果蔬菜种植、农产品深加工,还有的从事网络营销和文化创意。

    作为广东农业大市和“供港蔬菜”主要来源地,惠州已拥有一批现代化经营理念的农企作为“先头部队”,如四季绿、海纳等,而新农人群体从出现,就为该市农业进一步腾飞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补充。

    然而,这个群体却也普遍面临着较一般农业经营主体更为突出的用地、融资、雇工、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困难,甚至有些高学历的返乡创业新农人,还负担着来自家庭和社会不理解、不认可的心理压力。如何引导和支持新农人成长为农业的生力军,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拓宽对新农人群体的政策扶持范围,适当调整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用地、物流等方面倾斜力度,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施展才能;另一方面,要针对新农人群体的突出困难和问题,通过培训教育引导,帮助新农人获得涉农政策、农业技术、销售营销等方面技能储备,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加宣传曝光度,让新农人有获得感、荣誉感。

    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新西兰的牛油果、猕猴桃、蜂蜜,墨西哥的玉米饼、树莓、咖啡、啤酒、特色辣椒酱等优质食品及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纷纷展出,备受社会瞩目。可以想象的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具有更强专业技能、更敏感市场嗅觉、更远大发展视野的新农人群体,理应争取将惠州优质、特色农产品卖到全世界,打造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新名片——这或是惠州现代农业一个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