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种养结合 > 正文

泸县稻虾共生开启脱贫攻坚的快速通道

锄禾网|来源: | 2019-03-25 | 次阅读

“农户们只要掌握了稻虾共生技术,每亩稻田可产稻谷1000至1200斤,产成虾和虾苗300-400斤,按近年市场价每亩田可增加农民收入5000至6000元。”

3月21日,在泸县玄滩镇新屋村小龙虾虾苗放养现场,泸县海牧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高大伦大声给新屋村贫困户介绍道。

“传统种养殖还只停留在种植、养殖的单一模式上。稻虾共生将种植与养殖产业相结合,水稻种植可减少机耕费、减少稻田施肥、杜绝农药的使用,不仅能生产高品质无公害水稻,更重要的是稻虾共生能产生高品质的小龙虾。“

玄滩镇试点:生态种养 虾粮丰收 幸福三代人

“感谢党和政府,镇村干部给我们带来好产业。”新屋村4组贫困户彭永书高兴地说,她是残疾人,一家3口在3.5亩稻田里放养小龙虾,去年收入2万多元。以24—29元的价格出售,今年1—3收入4500多元,凭借小龙虾成功脱贫。

身边的成功的村民现身说法,激发了新屋村养殖龙虾的积极性。而脱贫攻坚帮扶单位泸县住建局出资6.4万元,为贫困户购买小龙虾苗,更是让新屋村贫困户看到希望。泸县住建局出资帮扶,海牧专合社提供技术支持,全年可望帮助600户贫困户增收500万元,可实现全面脱贫致富。

“我们采取的捕大放小。小的从网格出去,留下的都是大规格的。”新屋村1组钟健站在田埂上,用手一提地笼网,规格整齐龙虾出现面前。

“这种规模直销泸州餐饮店每斤45元,每天30—40斤。”钟健投资7万元养殖小龙虾30余亩,去年11月投苗,今年1—3月收入6万多元,实现了三个月收回成本,预计全年收入20万元。

“更重要的是,不再外出务工,既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村支部书记的话让大家听了发出赞许的笑声。

泸县海牧专业合作社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学习考察稻虾共生技术。2018年6月,与中国水产顶尖水产企业(虾大大)公司和湖北省小龙虾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玄滩镇新屋村流转土地300余亩,创建了稻虾共作示范基地。

专合社以“基地+农户”的发展方式,积极引导农户和贫困户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探索出一条标准建设、标准改底、改水、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配料配药、统一收购、统一平台销售的综合模式,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虾稻双赢”的新型生态养殖模式。目前,玄滩镇20个村发展稻虾共生1.6万余亩,加入泸县海牧专合社会员3676人,2018年增收8000余万元。2019年达到稻虾共作3万亩,预计增收1.5亿元。

全县推广30万亩 打造西部小龙虾第一县

“它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可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模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种养结合新模式。”专合社董事长高大伦介绍,“通过摸得着、看得见、学得会的示范效应,引导和帮助全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小龙虾特色养殖。”

按泸县海牧专合社在玄滩的成功模式复制,目前,玄滩镇发展虾稻共生3万亩,奇峰镇、云龙镇、兆雅镇、毗卢镇各发展1万亩,其它镇发展10万亩,共计17万亩稻虾共生面积。2019年预计实现小龙虾产量10万吨,实现小龙虾产值4亿元,可供虾苗12亿尾。2020年实现小龙虾产量20万吨,实现小龙虾产值8亿元,可供虾苗26亿尾。

“1-2年时间将推动泸县发展30万亩稻虾共生,可为泸县农业农民增收15个亿的收入。”高大伦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描绘宏伟的蓝图。

泸县海牧专合社按照“政府引导民间自由组织发展”市场运作的方式,形成小龙虾市场带动稻虾共作、发展餐饮、电商物流产业、科学研发等,促进三产业融合。在二至三年内全县发展稻虾共作30万亩,实现小龙虾产量30万吨,实现小龙虾养殖单项收益10亿元以上。

在全县建立规模化100亩生产基地200个以上,带动发展农户养殖6万户,发展会员6万人,达到中国西部第一小龙虾规模生产大县、产量大县,让龙城龙虾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具有中国西部龙虾地位。

力争在四年内在龙城引进上100农小龙虾餐饮,建立龙虾饮食一条街,在玄滩和奇峰高速公路连红处建设一家小龙虾及水产交易市场。

引进小龙虾科研单位进驻泸县,不断为小龙虾发展、研发,以湖北潜江模式,开设中国西部小龙虾全程(服务)学校,开设若干家小龙虾工具生产厂、引进小龙虾深加工企业和小龙虾制药企业入驻泸县。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