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种养结合 > 正文

海南发展种养结合 加快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创建

锄禾网|来源: | 2019-04-24 | 次阅读

人民网海口12月8日电(枉源) “把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打造成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海南时的殷切嘱托,也是海南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解决制约海南农业发展瓶颈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注重顶层设计,省农业厅在充分调研省情、社情,学习外省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分析有利条件和存在不足,积极探索海南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径,通过在屯昌进行整县推进试点,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王牌农业初显端晲。

顶层设计 践行生态理念

2017年1月17日,海南省政府与农业部签署《共同推进海南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建设合作备忘录》,把生态循环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

同时,将“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写进省委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并及时公布《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30年)》,明确了今后若干年海南省农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海南省政府建立海南省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推动此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集合省内知名专家、邀请部分国内知名学者成立海南省生态循环农业成立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联盟,为此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还设立了海南省热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目前前期规模资金已达到1亿元,重点扶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耕地地力保护及提升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等30余个项目。力争通过逐步创建一批种养一体化示范点和示范县,实现示范点内部小循环和县域中循环,条件成熟后再全省面上推广,最终实现全省大循环。

示范推广 稳步有序推进

2015年开始,海南省在屯昌县开展整县推进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工作。屯昌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全县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意见》,并印发了《“十三五”全县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施方案》,为屯昌今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基本遵循。按照 “两害 ”变 “一利 ”的总体思路,从推进种养殖污染源治理入手,按照“零排放”的目标,投入1.11亿元由政府对全县 45家规模以上养殖场统一设计、统一规划并统一组织实施环保改造。

通过改造升级,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50%以上,年沼液沼渣利用量 11万吨,解决畜禽养殖场污染问题。用沼液灌溉的槟榔园区,2016年产量提高 20%以上,而且品质好,卖价高,农民从发展循环农业中尝到甜头,发展循环农业得到认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为下一步全县域推进生态循环农业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海南省在总结屯昌整县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工作的基础上,选择琼海、东方、文昌、昌江、临高、儋州作为重点推进市县,力争在2020年前实现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的目标。

调优结构 创新发展模式

昌江县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或“专业合作社+农民”经营合作模式,主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带动农民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

目前,昌江全县已调减甘蔗、桉树等低效产业累计13.5万亩,发展冬季瓜菜14万亩,常年蔬菜复种面积5.6万亩,热带水果20万亩。以圣女果、毛豆、哈密瓜、香水菠萝、种桑养蚕、雪茄烟叶、特种山猪、和牛等12个特色高效产业为依托,创建特色产业园和特色产业村,广大农民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断提高。

2015年和2016年的种植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0.8%和53.3%,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收入构成的比重分别为46.5%和43.7%。

积极探索 完善管理体系

创新农业管理体制、推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推进全县域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环节。海南省农业厅进一步整合农口部门检测楼、实验室等硬件设施,成立海南省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配强配齐专业技术人员,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为全省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同时,调整农业管理方式,探索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新体系,用改革的方式全面推进循环农业发展,促进县域农业生产方式改革升级。加强探索PPP模式,将农业和市政废弃物集中处理。海南澄迈神州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项目与澄迈县政府签订了《澄迈县神州生物燃气PPP示范项目》。政府以PPP模式授予业主企业特许经营权,由特许经营企业建立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置”一体化运行模式。政府的特许经营和以固废处置费的形式给予社会资本可行性缺口补贴,解决了项目原材料集中度不够所带来的原材料保障程度低、收集成本高、项目经济性差的共性问题,同时使项目获得合理预期收益,集中处理突显规模效益,也易于政府管理。2017年,该基地被全国生态总站评选为首批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集中处理示范基地"示范样本,并向全国推介。

严格监管 推广绿色防控

海南在做好农药备案的基础上,先后起草和制定了《海南经济特区禁止销售、储存、运输、使用的农药名录》、《全省农药市场监督抽查工作方案》等,加强农药监管抽查工作。

2016年至今,省农业厅以项目为载体,联合市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植物医院基层服务站分别在海口、三亚、东方、琼海、万宁等市县建立23个农作物病虫绿色统防示范区和18个农药减量示范区,核心示范区示范面积4.2万亩,推广带动面积166万亩。推广生物菌剂应用技术11.8万亩次,植物诱导免疫技术73万亩次,推广诱虫色板180万张,低毒生物农药200万亩次,统防统治面积总计14.9万亩次。

齐抓共管 深化粪污治理

海南省农业厅联合省环保厅加强环境执法,严厉打击“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等环境违法行为,2016年全年共查处573个畜禽养殖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同时与市县政府签订责任书,开展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的划定

同时,省农业厅督促、指导各市县充分利用省生态循环农业专项资金开展污染治理级环保改造工作。截止2017年6月底,我省已划定禁养区116个,已关闭或搬迁养殖场(小区)24家,累计依法关停各类养殖场453家。

市场主要 打造特色品牌

海南制定、完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标准,实施 “三品 ”认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培育生态循环农业后期发展支撑点,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地认证637个,霸王岭山鸡、姜园圣女果、枫木苦瓜等被农业部授予地理标志品牌,海尾冰糖哈密瓜被国家质检局指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同时,通过互联网小镇建设,辐射带动农民加入互联网经济,农民的品牌意识得到加强,收入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全省农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756.3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000.18亿元,年均增长约为5.25%,比全国同期增幅快大约2个百分点,全省农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8343元增长到2016年的11830元,增长41.8%,年均增幅达到10.95%,总体快于全国同期增幅。2017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39元,同比增长7.2%。

科技推广 助推扶贫攻坚

全县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需要现代农业科技的有效支撑,海南省成立海南省生态循环农业成立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联盟,将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工作摆在工作者同等位置。

同时,围绕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核心环节以及市场需求,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攻关,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各领域,为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此外,在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上,社会化服务体系正逐步建立,农机、投入品废弃物综合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沼气等第三方服务将纳入到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体系中来。通过省“扶贫夜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及时为农村贫困户、农民提供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科技服务,把扶贫工作深度融入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各环节,实现循环农业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两促进,共发展。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