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锄禾有机3.0 > 自然农法 > 正文

碧山08:永续农耕

锄禾网|来源: | 2019-05-04 | 次阅读

卷首语:如何永续

作者:左靖

在今天的汉语中,“永续”是一个深具魅力的正面词语。令人悲哀的是,正是由于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可持续的危险,作为一种自我修复,永续,以及如何永续被人们广泛讨论,并被作为一种“新知”与实践,重新回到人间。

上个世纪初,美国土壤学家富兰克林·H·金考察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三个东亚国家的农耕体系。在那个时代,“永续”一词在东亚似乎还没有被发明。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农业已经开始面临挑战。一个并非完美的农耕环境,如何克服自身的劣势,从而使自己庞大的民族得以“永续”,对这个答案的获得成为这位土壤学家此行的目的。《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一书,是他对东亚三国永续农耕系统的由衷赞美。然而,随着化学农业时代的到来,加之越来越严重的工业污染,农耕版图上似乎已经没有一片净土(富兰克林·H·金先前赞美的东亚三国也不例外)。如何永续,已经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问题。遥想当年化学农业的出现,也是为了人类的“永续”——补充并保持土壤的肥力,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以满足日益膨胀的人口。到了今天,不可控的化学农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快把人类带入一个万劫不复的境地。那么,不同地域的人们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应对危机呢?

日本在1992年发布“新的食物·农业·农村政策方向”,开始致力于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推进,而组织制度创新方面则有在战前就成立的综合农协。作为复合性的乡村复兴力量,从2000年开始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并不直接与农耕相关,但它构建了农民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并以设计计划、粉丝俱乐部、梯田银行等综合方法,激发农民和社会参与的热情,以最直观的大地艺术的形式,复苏并振兴了衰败的农业和农村,从而达到广泛的社会共识。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与嬉皮士运动相关的返土归田运动在欧美等地展开。与上一轮的运动相比,在全球化无远弗届的今天,一群人在法国乡村进行的新乡村主义则是充分考虑到土地与农业的现状。他们通过各种民间机构的联结,重组农村的工作结构和社会结构,打破单一垄断的大型资本控制社会经济的模式,创造与价值观多元社会相匹配的多样化经济形式,重塑人与土地、人与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同样是为了回应快速扩张而高破坏性的工业化农业,澳洲人在1970年代发明了朴门永续设计(Permaculture)一词。在《食物森林的筑与住》一文中,同是澳洲人的一对夫妇就如何实践自己的朴门永续设计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再来看看中国。

2000年以来兴起的乡村建设迄今已经有15年了,返乡青年在今天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就我参与的碧山计划而言,在农耕方面几乎是个空白,这是因为农耕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加之农村土地问题的复杂性,使我们对农耕望而却步。就这一两年碧山返乡青年的返乡意愿来看,从事农耕也并非他们的选择。但是,离开农耕的乡村建设还是乡村建设吗?这是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本辑的第一、二篇文章讲的是两位返乡青年的故事,并且,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农耕:四川的唐亮经过了“小毛驴市民农园”和“分享收获”两个历练阶段,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生态农耕,为扭转 “不用化肥农药种不出东西来”的惯性思维,唐亮与从事“传统”化学农业的父亲以及乡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博弈”。赖青松的经历则要复杂得多,《青松米手札》记叙了他从中学时代步入中年的心路历程。从从事环境教育、生态调查、共同购买、日文翻译,直到专职务农成立谷东俱乐部,让城乡连结实现互助,赖青松不但在农村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并为台湾农村带来了新的农事风潮。

本辑《碧山》提及的还有爱农会、沃土工坊、绿心田、农夫市集等等民间力量,他们的工作和全国各地的实践一起,开启了永续农耕在今天的可能性。在农业的生产价值之外,让我们重新发现农业的生态价值、生活价值,从而体会到农业更深层的价值:生命的价值。正如沃土工坊发起人郝冠辉在《一场生命的邀约》里写到的那样,农业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农人是和大自然一起工作的,在和大自然的工作中,体现出顺应自然、敬畏天地生命的特质——这就是永续农耕的可能所在。

2015年9月16日于贵州堂安村

永续农耕

人物

在面对不可控的化学农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面前,人与土地、环境、以及自然之间的关系该何去何从?本辑专题“永续农耕”分享了来自大陆及台湾的返乡青年、各地农夫市集以及来自澳洲和法国的案例,试图在这些不同地域、不同角色之间的生态农耕故事背后探讨如何“永续”。

台湾返乡青年赖青松一家 出自赖青松《青松米手札》

台湾返乡青年赖青松一家 出自赖青松《青松米手札》

返乡青年唐亮 出自唐亮《“逆流”返乡路》

返乡青年唐亮 出自唐亮《“逆流”返乡路》

北京农夫市集发起人之一常天乐(左) 出自常天乐《餐桌上的永续》

北京农夫市集发起人之一常天乐(左) 出自常天乐《餐桌上的永续》

法国农场里的四个青年人和农场主 出自王磉《羊先生与他的新乡村主义》

法国农场里的四个青年人和农场主 出自王磉《羊先生与他的新乡村主义》

朴门永续运动发起人之一葛兰姆.布鲁克曼(澳大利亚)和他的夫人安妮玛丽  出自凯瑟琳.史密斯、凯利道.波恩《食物森林的筑与住》

朴门永续运动发起人之一葛兰姆.布鲁克曼(澳大利亚)和他的夫人安妮玛丽  出自凯瑟琳.史密斯、凯利道.波恩《食物森林的筑与住》

大地艺术祭

作为复合性的乡村复兴力量,从2000年开始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并不直接与农耕相关,但它构建了农民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并以设计计划、粉丝俱乐部、梯田银行等综合方法,激发农民和社会参与的热情,以最直观的大地艺术的形式,复苏并振兴了衰败的农业和农村。

艺术家Ilya+ Emilia Kabakov夫妇的作品《棚田》(摄影:Osamu Nakamura)

艺术家Ilya+ Emilia Kabakov夫妇的作品《棚田》(摄影:Osamu Nakamura)

三省屋内“天道神与足迹”展示 出自王新衡《参与式艺术激活乡村的秘诀》

三省屋内“天道神与足迹”展示 出自王新衡《参与式艺术激活乡村的秘诀》

土壤

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中耕具、农业与发展是三个主题词,耕具与土壤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对中国近万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地不间断地影响。本文梳理了耕具与土壤的历史脉络,探讨永续农耕的可能性。

《御制耕织图》,清焦秉贞绘,康熙诗

《御制耕织图》,清焦秉贞绘,康熙诗

中华农耕历代三角犁铧演变  出自迟仁立、左淑珍《耕具与土壤》

中华农耕历代三角犁铧演变  出自迟仁立、左淑珍《耕具与土壤》

乡土建筑

较之城市建筑,乡土建筑因伴随悠长的历史变迁的时间感带有更丰富的特殊性,本辑分享了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永芝村以及位于浙江大慈安镇的李村和丽水市的生水塘村三个案例,从村落格局、空间场所、宗族关系、信仰与仪式,甚至最末一篇木拱桥的搭建过程等角度进行梳理,展现中国传统村落的发展变迁之路。

浙江大慈安镇的李村的崇本堂  出自高婷《沧海遗珠——一个小村落和它被遗忘的历史》

浙江大慈安镇的李村的崇本堂  出自高婷《沧海遗珠——一个小村落和它被遗忘的历史》

德钦地区的土掌房  出自张明珍、马建忠《上梁的时刻——社区参与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营造》

德钦地区的土掌房  出自张明珍、马建忠《上梁的时刻——社区参与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营造》

丽水市生水塘村木拱桥架  出自刘妍《生水塘.乡间匠事》

丽水市生水塘村木拱桥架  出自刘妍《生水塘.乡间匠事》

传承与表现

在中华文化圈内认知度最高的宋体字,始终扮演着独特的文化角色——传承信息和文明。回顾它的前世今生,技术条件和时代精神决定着其发展走向和面貌。在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开放的时代,我们不能只知追赶最新最时髦的技术和潮流,而忽视传统和历史中多样化的人文精神及表现手段。传统的方式,现代的表达;传统方式的,现代化改进;传统的表达,现代的诉求。

年美华书馆狄就烈《铅字拼法集全》(1873年)

年美华书馆狄就烈《铅字拼法集全》(1873年)

从左到右依次为:宋刻本《孙子弄经》,宋刻本《春秋经传集解》 出自张弥迪、厉致谦《佞宋之风——宋体字的形成与发展》

从左到右依次为:宋刻本《孙子弄经》,宋刻本《春秋经传集解》 出自张弥迪、厉致谦《佞宋之风——宋体字的形成与发展》

摄影作品《交通工具》 摄影:白小刺

007-两轮-人力-纸品回收服务-福建福州

007-两轮-人力-纸品回收服务-福建福州

004-三轮-汽油动力-流动舂米服务-湖南宁乡

004-三轮-汽油动力-流动舂米服务-湖南宁乡

书 · 影

本辑推荐了一部关于台湾台南县后壁乡老稻农的劳动与生活的纪录片,和一本由美国土壤学家富兰克林·H·金的《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一书,作者在上个世纪初考察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三个东亚国家的农耕体系。

《无米乐》海报  出自郝冠辉《一场生命的邀约》

《无米乐》海报  出自郝冠辉《一场生命的邀约》

富兰克林·H·金的《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 出自温铁军、程存旺、石嫣《理解中国的小农》

富兰克林·H·金的《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 出自温铁军、程存旺、石嫣《理解中国的小农》

闻艺

本辑我们邀请在日本学习乡土建筑和手工艺研究的陈国栋博士,透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一场来自日本47个省市的47位手工艺人展览。在我们饱览日本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同时,对当下国内的民意复兴也会产生新的理解。

出自陈国栋《故乡的回忆是创作的原点——日本47人2013 手工艺展》

出自陈国栋《故乡的回忆是创作的原点——日本47人2013 手工艺展》

关于《碧山》杂志书

《碧山》杂志书是一系列试图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的独立杂志书,创办于2012年。 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生活中的位置,并探讨以此为源头展开传承与创新行动的可能。如何从“旧邦”出发而辅以“新命”,是《碧山》的办刊宗旨 。

目前已经出版了《东亚的书院》、《去国还乡》、《去国还乡续》、《结社与雅集》、《文庙:儒家的先贤祠》、《民艺复兴》、《民艺复兴续》和《永续农耕》等8辑。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