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深度解读 > 正文

决战贫困中的“高校力量”

锄禾网|来源: | 2020-05-15 | 次阅读

 每年8000多人次的专家奔波于脱贫攻坚一线,累计投入两亿多元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安徽省60%以上县域主导产业由该校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安徽省17个国家级农业园区中14个由该校负责规划,为地方打造了100多个特色产业……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育人报国的“大擂台”,作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强引擎”,集聚优势资源和人才,在安徽脱贫攻坚一线发挥重要作用。

  试验站覆盖全省主导产业

  定远县地处安徽东部丘陵区,农业生产条件一般,如何找到一条适应发展的农业转型之路,一直困扰着当地。正在这时,安徽农业大学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探索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一站一盟一中心”,即建设综合试验站,成立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组建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

  2016年4月,定远县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拔地而起,也开启了定远县农业转型升级的大幕。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张子军“走马上任”成为首任站长,代表学校“驻扎”定远县,一方面对接学校,把学校的科技成果在定远县转化,一方面对接当地,负责组织攻关定远县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试验站成立后,学校立足当地实际,又组建了水稻小麦、猪禽等九大产业联盟,具体来落实攻关事宜。张子军带着九大产业联盟的专家,跑遍了定远县22个乡镇,对当地农业产业走访调研,量身定做了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每个联盟的首席专家,要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从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到每个月至少一次实地指导产业发展,从指导具体的生产环节,到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几年来,试验站共为定远县引进农业新品种376个,应用农业新技术92项,探索新模式15项,示范推广面积10万余亩,服务农业企业100多家。定远县已形成“草、菌、虾、猪、鹅”五大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19年4月,定远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一个个综合试验站就支撑起一个地方农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也激荡起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随着今年4月1日皖西南综合试验站的签约,我们已经形成覆盖安徽省主导农业产业的格局,力争为推动安徽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夏涛说。

  组建产业联盟专啃“硬骨头”

  谷雨前后,正是皖中早稻播种的好时节,安徽农业大学水稻产业联盟武立权团队在庐江县郭河基地开启了新一轮攻关行动,今年种苗时采用的是“机插水稻一次性基施同步水稻全生育期氮素营养需求的精简高效施肥”关键技术,这是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体系的重要部分。

  这套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体系,是武立权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多年来,安徽省水稻种植面积位列全国第六,但单产与周边省份有较大差距。搞水稻研究的武立权坐不住了,下决心要攻克这个难关。

  武立权发现,主导品种不明确,主推技术不确定,机械化程度低,农机农艺脱节等问题直接导致了水稻产量不高。通过不断摸索,武立权总结出“品种稳产、技术丰产、机械增效”的思路,通过实施高产高效的精播技术、规范化和规模化育秧技术、稻田精准施肥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水稻产量逐年提升,从2015年平均亩产创造长江中下游地区麦茬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新纪录927.7公斤,到2016年平均亩产968.55公斤,再到2019年创安徽省水稻单产新纪录亩产达1053.7公斤。

  安徽农业大学围绕脱贫攻坚关键领域、农业转型升级核心壁垒,组建跨学科、全领域、中青年结合的攻坚团队,确保把“最硬的骨头给啃下来”。产业联盟成立后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每年重点推广的关键技术,指导培训经营主体转化,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几年来,学校依托建立在不同区域的综合试验站,与18个县(市、区)组建了75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组成一支有350多名科技人员的专家推广队伍,还将36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整合到新型农技推广服务团队中,形成了一支7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组成的“主力军”。 

  智力帮扶助力产业振兴

  地处皖中的庐江县近年来大力发展茶产业,但茶园建设和管理水平低,适宜本地的新品种数量不多,茶类结构和名优茶品牌单一,虽然茶叶规模不断扩大,但茶产业整体效益不高。

  茶学专家韦朝领从推广茶树新品种开始,在皖中试验站茶树种植资源圃试种了选育的新品系“谷雨春”。该品种芽头秀长、产量高、抗性强,制成绿茶花香明显、滋味醇,在庐江县迅速进行了推广。韦朝领又利用“谷雨春”,指导当地企业做成白云春毫茶,在世界绿茶竞选赛中获得金奖。针对当地茶产业存在的问题,韦朝领提出了综合发展思路,推广抗逆栽培、草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经过“对症下药”,庐江县茶产业质量不断提升、效益不断增加,当地计划在两年内把茶园面积从8万亩发展到10万亩。

  前几年,金寨县从外地引进的猕猴桃品种屡患溃疡病,给果农带来重大损失。201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梨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朱立武来到金寨县,针对当地猕猴桃的溃疡病流行开展技术指导:“发病的植株必须挖掉、烧毁、深埋,这是阻断病菌传播的唯一途径。”

  “砍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更换品种,才能彻底根除。从外地引苗风险太大,弄不清楚外地品种是否带菌。”朱立武经过多次实地调研、测试、验证,培育了猕猴桃抗溃疡病新品种“皖金”。在朱立武的指导下,当地猕猴桃产业发展到3万多亩,并且成立了猕猴桃产学研联盟。当地合作社建立育苗基地,自己繁育苗木。金寨县猕猴桃产业也重焕生机。

  据统计,安徽农业大学在脱贫攻坚一线服务的专家全部为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以上职称占80%以上,大多数为全国、全省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学校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从体制机制、政策激励、氛围营造等方面,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谋篇布局。”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江春介绍,该校明确服务脱贫攻坚的“责任书”“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攻克贫困“最后一个堡垒”。同时,把服务脱贫攻坚与服务乡村振兴有机衔接。2019年12月底,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江春牵手省内外农业上市公司、龙头企业、校友企业等175家单位成立了乡村振兴合作企业战略联盟,通过技术合作、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等方式,发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校力量”和“企业力量”,搭建一个多方合作、融合发展的大舞台。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