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3.0 > 区域品牌 > 正文

娄向鹏: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须“实名制”

锄禾网|来源: | 2020-08-01 | 次阅读

  导语: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神农岛首席顾问娄向鹏强调,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必须实名制!要“真名、实名、地名”,杜绝“艺名、假名、虚名”。“地域+品类”,这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基本原理和底层逻辑。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此文为作者在2020中国农业品牌政策研讨会上的发言。)

  近年来,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浪潮中,出现了大量“隐姓埋名”的品牌,他们不说产地,不说产品,起一个很文艺的名字。品牌不实名,是关系到本质和基本规律的大问题,直接影响品牌建设的成效。

  无产地名称、无品类属性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媒体成本极高、信息碎片化的传播环境下,品牌创建成本至少增加十倍以上。

  不实名,带来品牌价值的虚无。产地和品类是价值源泉、资本引力、更是资产沉淀。阳澄湖大闸蟹因阳澄湖而值钱,枸杞是宁夏的入药更道地。无产地、无品类的区域公用品牌,成了空中楼阁。

  不实名,还会导致政府工作、企业经营和消费选择都失去抓手。

  农产品讲究产地、基因和血统,独特的产地生态、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根与魂”。作为文明古国和农业资源大国,中国的每一个地域名(产地)都蕴含了巨大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信息和能量,这是品牌建设最重要的价值源泉。

  规范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命名由“产地名+产品名”组成,产自哪里、卖的是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品牌名称与产品终身相伴,是最重要的区域公用品牌要素之一。这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基本逻辑。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必须“实名制”,要用“真名、实名、地名”,杜绝“艺名、假名、虚名”。

  来源:农民日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