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绿色融投 > 科技成果 > 正文

科技成果“联姻”市场 一批中医药校地合作项目落地成都

锄禾网|来源: | 2019-10-11 | 次阅读

科技成果“联姻”市场 一批中医药校地合作项目落地成都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韩清华

为认真贯彻落实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工作要求,成都市通过开展“校企双进”系列活动,搭建产业功能区与高校院所的精准对接平台,不断引聚创新资源,推进产业功能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成果“联姻”市场 一批中医药校地合作项目落地成都


10日,“菁蓉汇·校企双进·企业家进校园”走进成都中医药大学,以“菁蓉汇·校企双进”为交流交往平台,让企业家进校园。

本次活动聚焦医药健康、医疗康养、医疗美容产业领域,采取“1+3”组织形式,即1个主体活动包括产业功能区及创新资源的推介和合作项目集中签约,3个子活动包括参观实验室、逛科技成果和产品体验超市、精准对接会等。

科技成果“联姻”市场 一批中医药校地合作项目落地成都


此次活动中,汉和同康本草咖啡配方技术、乌梅系列健康产品研发技术、一种淡豆豉发酵冻干矫味的制备技术和月子期中医整体调护方案等一批中医药校企地合作项目落地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协议金额达2000万元。

科技成果“联姻”市场 一批中医药校地合作项目落地成都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279场次。其中,市科技局牵头会同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オ办相关市级部门,联合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温江区、双流区、崇州市、蒲江县等区(市)县开展“企业家进校园”活动22场、“科学家进园区”142场、“百校千企大对接”活动走访对接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115次。“市上引导、区(市)县主导、产业功能区主动作为”的常态化推进“校企双进”活动局面正逐步形成。

【展示】

淡豆豉可以“解郁助眠”

手功能康复训练手套助力康复

淡豆豉可以“解郁助眠”?基于川派发酵技术传承与现代智能制造的“解郁助眠”新型淡豆豉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研究项目利用现代智能设备,在确定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实现淡豆豉智能化的发酵条件,产出高品质的淡豆豉。淡豆豉属于药食同源药物,其味苦,利用同为药食同源的甘草、罗汉果等进行矫味,不仅味道可口,还有助于睡眠作用。

“该种淡豆豉主要针对的是失眠人群,对虚烦引起的失眠起到辅助作用。 ”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发酵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同类发酵中药,为发酵中药现代化智能制造起到推进作用。

中药+咖啡,是什么神奇配方?在超市中,“汉和同康”中式咖啡引起关注。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使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理念,采用药食同源目录中药与咖啡进行科学搭配,形成风味独特、口感醇香的“汉和同康”中式咖啡。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共研制出10种中式咖啡配方,现通过口味测试并上市销售的有人参咖啡、桂香咖啡和罗汉咖啡等三款中式速溶咖啡。

可以训练偏瘫、手的肌力不足、精细功能障碍等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手的精细功能及肌力,结构简单、方便携带的手功能康复训练手套……此次活动中,一批中医药创新成果在科技成果和产品体验超市亮相。同时,超市还配备了专门的导购员,帮助与会的企业家了解相应的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对接和转化落地。

【体验】

自动辨识人体体质的“智能中医四诊系统”

健康智能管理系统

此次活动还设置体验区,现场提供大健康食品、健康美容及护理、数字健康服务、智能医疗设备、中医药大健康等五个板块的中医药创新产品以及理疗、康养服务体验,加深企业家对项目的了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传统的“望闻问切”如何智能化?据中科金智首席架构师杨家良介绍,“依脉智能中医四诊系统”将中医脉诊、舌面诊、问诊等子系统整合,自动辨识人体体质,并通过智能辨证分析开展个体化中医养生干预服务,给予出合理的养生调养指导和经典处方建议。

其中, 舌面诊单元用于采集舌象、面色信息,系统可智能分析舌色、舌形,舌态、苔色、苔质、舌络,面色等特征,记录和跟踪不同时期的舌象、面色的特征变化;智能辨证分析系统通过对望闻问切客观采集的四诊信息进行综合中医辨证分析,自动得出人体健康情况综合评价,并给出科学全面的养生调养方案,经典方剂、中成药、针灸、穴位按摩等合理的建议指导。

成都上本医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上本健康智能管理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高层级医疗机构,使用“OT-01”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慢性疾病智能监测、跟踪服务技术,注重专家和医生的慢病监测、跟踪及防控方案策略;在普通社区/医疗点,使用“OT-02”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种慢病常规监测手段和技术,注重承接上级医疗机构的防控实施;在养老院、社区服务机构,使用“OT-03”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种非医疗健康性监测手段和技术,注重健康检测、教育及服务;在老龄家庭和个人,使用“OT-04”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种可穿戴健康监测设施和个人终端、家庭多媒体等,注重日常健康监护和智能提醒及个人服务。

此外,此次活动中,与会的企业家还走进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寻找中医药中融入的创新资源,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据了解,实验室建成首个国家中药战略储备库—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牵头组建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先后与好医生药业集团、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联合实验室,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对接】

全国首个“中药溯源系统”

项目“供”“需”双方现场“联姻”

在精准对接会上,中医健康领域多项重点成果推介,与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现场对接,促进与会企业家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科研团队现场“联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中药如何溯源和可查?日前,由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产学研单位联合攻关的全国首个“中药溯源系统”研发成功。 “‘中药溯源系统’由前端信息感知、后端数据服务与通信网络等子系统组成。”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温川飙介绍,系统以现有中药质量控制手段为基础,利用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将市场流通的道地中药材产品贴上作为“身份证”的二维条码或RFID(射频识别)标签,记录种植、加工、检测及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的信息,用户可通过手机、互联网和药店终端追溯查询中药材种植、加工等各环节。

“科研人员如果不了解市场,容易闭门造车。而‘菁蓉汇·校企双进’通过政府搭桥,让企业家和高校院所精准对接,既有利于科研团队了解市场需求,也有利于企业找到科研成果。”该项目技术负责人杨超说。

肩周炎和颈椎病困扰着不少人的生活,而传统的敷贴利用率较低。“我们团队研发的智能中医敷贴通过主要辅助配件—石墨烯加热膜,能有效增强敷贴药物疗效。”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张云午介绍,智能中医敷贴采用远红外波长与人体波长接近的石墨烯电加热膜为加热装置,能够有效增加加治疗区域的的温度,提高药物透皮率,提升药效的效果。

此外,智能中医敷贴使用神经网络算法来训练临床数据,通过基本的患者信息,颈椎病功能障碍指数,颈椎病类型,膏药名称及早期的其他数据作为推荐模型的训练数据。“当用户输入相关信息时,通过模型输出最佳治疗方案,达到智慧治疗和辅助诊断的效果。” 张云午说。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