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揭秘中国有机农业内幕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7-07
来源:

毕竟我们的市场不是国内,向大家揭示这些内幕也无所谓。

本人在国内的一家大型速冻蔬菜公司(有机蔬菜分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公司名不提了,不起眼,也防老板炒鱿鱼。


目前来看国内的有机农产品基本就是一个噱头。毫无实在意义。


我们公司的有机速冻蔬菜出口到世界最大的有机食品超市(至于是谁自行百度),还有世界各大超市,世界上各种有机认证应有尽有,社会责任审核无穷无尽。




认证方面:

你认为国内打着FDA认证的产品很高端吗?你认为通过了各式各样的国际有机认证就可靠了吗?


NO,你错了,认证机构在国内都有分公司或者代理,工作人员都是爱钱的中国人,所以这些认证根本不存在难度,那张满是英文/日文/奇怪文的认证证书根本不值钱!



种子方面:

F1型的种子滥用,即CMS技术(细胞质雄性不育技术)。这方面我不是专家,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在某些严格的国家,人工诱变的F1型种子是不允许作为有机贩卖的,但大部分国家的有机标准没有这方面规定。


有些蔬菜的指定品种是由世界上几大种子公司贩卖的,但因为价格太高,国内进行了各种“改良”,然后贩卖,至于是不是牵扯转基因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肯定不是正规大公司的,而且肯定比大公司的便宜,可以压缩成本。前几年被客户检出过一次,但是有机农业缺乏世界统一标准(各地有各地标准),最后也不了了之。


国内的种子市场都多乱套,学农学的人一定都知道吧。


种植方面:

1.给客户介绍版本:我们使用生物制剂,如除虫菊素(有机农业允许范畴)。使用有机肥料.


2.实际操作版本:客户一走,农药该咋用杂用,但是一定要使用挥发性强的农药,并且早打,这样就能保证在收获时农残挥发干净!所以被检出农残的事情也是稀松平常。化肥一定要埋得够深,不能撒上能看出来的样子。我们公司基地就有一次被认真的日本人拿着铁锹从地里挖出了化肥!然后丢失了一个很大的客户。




运输/储存方面:

1.给客户介绍版本:按照有机规范,有机农产品应该有专门的标有“有机专用”的卡车和仓库进行运输和储存。我们的卡车和冷库都有“有机专用”的字样。


2.实际操作版本:同一辆卡车上有两张牌子,“有机专用”和“果蔬快运”,有客户看着,就换。冷库就更不用管了,反正都用箱子装起来了,还分什么仓库?




检品方面:

1.给客户介绍版本:每个批次的货,我们都要自行检验并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多少多少项农药项目检测,微生物控制多么多么严格。


2.实际操作版本:你知道每个批次都送第三方要多高的费用吗?谁会SX呵呵的把这些钱送给检测机构?半年拿最好的产品送一次,拿一张检测报告给客户看看就够了!至于微生物嘛,-18℃保存速冻蔬菜工厂水平都差不多,反正我们这些年是没出过什么问题。




销售方面:

美国人和西欧的部分国家比较相信Organic这一套,就让他们信去吧,他们不信,我们靠什么赚钱?


务实的日本人就基本不信,日冷、日水、玛鲁哈日鲁、伊藤洋华堂什么的从来不做这些没用的。


检验方面:

在海关通关过程中,不论你是有机还是正常的速冻蔬菜,统统都是[Frozen Vegetable],世界各国政府才不会管你是不是什么Organic,海关看到植检证,抽检农残不超标,你就可以通关啦!银行看到单据,L/C就放款了!


至于客户公司自检过程中如果检出微量农残(不超标),也不会太追究你什么,毕竟大家都心知肚明,“有机”只是一个噱头,一个卖点而已。


安全方面:

一定记住:有机≠安全!!


影响食品安全的环节有很多,即便是实现的真正的有机农牧业,影响它们安全的因素有很多。


从原料、生产、加工、储存、流通、销售、消费者再加工、食用环节、再储存等等。


农残仅仅是一个很小的方面,还有微生物、重金属、转基因等等。


以上这些内容,实际应用于世界最大的几家有机超市。




再补充一句:国内的某几家乳业巨头,出国去参加有机食品展经常与我们同行。


他们的工作:有机食品展门口拍照,展位拍照,叫几个老外在展位前停一停,再拍照。然后就收摊去旅游了,展会结束的那天,再买个什么金奖的奖杯奖状,再拍照,喝掉展品,回国……回国后变成“XX乳业在X国有机食品展获得巨大成功”。亲眼所见,失望至极。


毕竟我们的市场不是国内,向大家揭示这些内幕也无所谓。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基本没有人相信有机。


借用某大神的一句话:有机只是商业行为,不是科学行为。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锄禾网 版权所有© 2004-2017,转载请注明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15033917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