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深度解读 > 正文
震惊!海水中也能长出有机蔬菜
锄禾网 | 2017-11-22 | 153次阅读
在山东威海的一片海参养殖池中,漂浮着一层绿油油的植物,色泽如翡翠,形状似珊瑚。这种吸引记者目光的“海上蔬菜”,学名西洋海笋,是当地“海水上种植+海水下养殖”模式立体农业的最新成果之一。
西洋海笋海水无土栽培与海参养殖结合在威海南海新区试种成功,这在全国还很少见。威海海乐菲特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刚介绍说,西洋海笋只“喝”海水,从国外引进并驯化改良,是一种可利用全海水灌溉种植的新型保健蔬菜。
西洋海笋海水无土栽培项目负责人——山东省盐生植物研究专家冯立田博士表示,他们培育的西洋海笋完全可以用全海水甚至达到两倍盐浓度的海水进行灌溉和栽培。海水养殖的池水为西洋海笋提供充足的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无需药和肥料使用,降低种植成本,实现蔬菜的有机种植。
“今年的试种,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成功的。西洋海笋从移栽到生长,到最后成熟,从4月份到9月份很好完成了‘生活史’。明年我们将扩大推广种植规模,让西洋海笋能够走进大家的餐桌。”冯立田介绍说。
通过海参网箱与海笋综合立体养殖试种,发现西洋海笋可以吸收养殖池水中多余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水溶氧含量。另一方面西洋海笋可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池水,提高海参参苗成活率,从而提高产量。
“按照目前的情况看,两米乘三米的网箱一般海参产量在四五斤,但是种上西洋海笋以后,平均产量能达到十斤。一亩水面按照十个网箱来算,一年就能增加三千元左右的经济效益。”冯立田说。
目前,市场上已陆续出现西洋海笋各种加工品,如冻干蔬菜、腌渍蔬菜、蔬菜粉等。这些深加工产品具有附加值高、储藏时间长、运输方便等优点,是海水蔬菜产业发展重要方向。


热文榜单
农业部: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农民使
乡村振兴战略激发“三农”新活
我国粮食生产坚定向优向绿步伐
中部农博会:生态农业的新鲜事越
农业科研单位为精准扶贫贡献“
三大“关键词”读懂良种攻关
亮相汉诺威 中国农机大有可为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
全国耕地保护工作会议:重点维
把握四个关键点,推动城乡融合发
把握四个关键点,推动城乡融合发
韩长赋: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的
韩长赋再谈土地三权分置:充满
哪些承包期内的农村土地会收回
农膜回收行动:厚膜回收已成产
农膜回收行动:厚膜回收已成产
专家称中美农业贸易未来可期
2018年农业补贴将出现十大倾斜
从37年农家账本看乡土中国
淘宝村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