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深度解读 > 正文

“代表通道”上,农民代表谈脱贫

锄禾网|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 2018-03-06 | 次阅读

图为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现场。农民日报和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 戴军 摄

  本网讯(记者 李竞涵 戴军)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开幕前举行了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农民日报和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在“代表通道”现场就少数民族地区脱贫问题,以及脱贫后如何巩固成果等事关千万农民的“三农”热点问题向农民代表杨昌芹和左香云进行了提问。

     图为农民日报和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在“代表通道”现场提问。农民日报和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 戴军 摄

  农民日报和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第一个问题,想请杨昌芹代表谈谈,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民族地区如何突出特色,实现脱贫致富?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回答提问。农民日报和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 戴军 摄

  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大家好!我来自赤水河边的一个民族村寨。可能大家也看到了,我是在场年龄最小的一个。我年纪虽小,但我经历了我们赤水的脱贫攻坚,也是新一代的受益者。我从事竹编工艺十年,从一个学徒成长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传承人,我也用我的技艺带动了周边的20多个乡亲脱贫致富。大家请看我喝水的这个杯子,在大家看来,可能是一个很普通的杯子,但它是我和农民走向脱贫攻坚的一个工具。它外面的这个竹编套,是用我们赤水当地的竹子,经过20多道手工加工制作而完成。通过培训,我们当地手拿锄头的农民也能够编织。编织这样的一个工艺品,他们能够从中获得一百元的收益。这个产品仅是我们竹编工艺中的一个很简单的代表,赤水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除了竹编工艺品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类的竹工艺品。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赤水,我们的竹工艺品会卖得越来越好,也能够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现在我们村的80%的人住上了小洋楼,60%的人开上了小汽车。结合我们村的发展情况来看,如果要帮扶少数民族农村脱贫致富,必须深入挖掘他们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当地的特色资源,这样远比直接用金钱帮助他们来得更有意义。最后,我诚邀大家到我们赤水来旅游作客,体验革命老区人民的热情,感受我们的“竹乡文化”。谢谢!

  农民日报和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第二个问题想问左香云代表,一年前,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请问你们村是如何脱贫的?作为一个农民,你认为怎么做才能够巩固脱贫成果?谢谢!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左香云回答提问。农民日报和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 戴军 摄

  全国人大代表左香云:大家好!在农历的小年,总书记来到了我们神山村,和我们一同过小年。在我们村里,总书记作出了“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做示范,带好头。老区在全国奔小康的征程中一个也不能少”等重要指示。这两年来,我们在党和政府,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们村里现在搞起了黄桃和茶叶基地,家家户户开起了“农家乐”。2016年,我们接待游客10万人次,到了2017年,我们接待游客将近22万人次。随着旅游人数的翻番,我们老百姓的收入也翻番了,去年,我们神山村被评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刚才记者问到我们脱贫后怎么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这里,我有两点:一是我们在基础设施上要全面跟上;二是我们的产业要大力地发展。现在我们井冈山也在努力发展庭院经济。像我们村以前就是种黄桃、茶叶,现在我们把黄桃种在我们的房前屋后,也就是说,伸手就能够摘到桃子吃。我用一句话说一下现在我们神山村的生活:“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我也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到我们神山村,到我们井冈山来作客。谢谢!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