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种养结合 > 正文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他一年在农村赚了200万

锄禾网|来源: | 2020-04-16 | 次阅读

人间四月芳菲尽,黔山大地百姓忙。春意盎然的四月,猕猴桃枝条正在吐露新芽,行走在贵阳市修文县兴农村的产业路上,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味道,两边成片的猕猴桃林长势喜人,嫩绿的枝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张安明在他的猕猴桃基地劳作

村民张安明正在为猕猴桃枝条抹芽,“用粪污发酵做成的有机肥种植的猕猴桃就是不一样,你们看,这芽头都要粗壮得多,叶子也更绿了。”张安明对今年猕猴桃得长势十分满意。

2013年,长期在外务工的张安明响应修文县大力发展猕猴桃的号召,在修文县六广镇兴农村流转了200余亩土地种上猕猴桃。每年冬管,需要大量的有机肥让他十分头痛,“一是有机肥不好买,二是价格又贵,每亩投入有机肥至少3000斤以上,不算人工开支,就肥料一项一亩地就需要投入600元左右。”张安明说。

为降低投入成本,张安民开始谋划种养结合的路子,“以前我们种植包谷、白菜的时候,养几头猪,一头牛,一年的农用肥料就够了。现在规模无非是大一点,如果养殖也搞规模化,那一样可以解决肥料问题。”张安明信心满满地说。

按照种养结合的思路,2017年,张安明投入了200余万元,在自家的猕猴桃基地附近开始建设年出栏3000头的养猪场,将养猪场的粪污通过干湿分离,再进行发酵处理,加工成有机肥,供应到自己的猕猴桃基地。

“干粪用来种植猕猴桃,清粪免费送给周边村民种植蔬菜,既解决了猕猴桃基地有机肥的需求,降低了成本,又解决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养殖在环境治理方面的费用,一举多得。”张安明笑着说。

张安明的养殖场

“以前一提到建设养猪场,村民都持反对意见,因为对环境影响很大,一个养猪场周边几公里远都闻到臭味。现在通过对粪污的科学处理,就算走进养猪场里,也不会有很浓的臭味。”兴农村村主任张毅补充介绍说。

通过种养结合,如今,张安明的200余亩猕猴桃已开始进入盛产期,产品以有机、生态为卖点,远销广东等地,同时,还吸引了市民入园采摘,每斤卖到了10元,平均每亩产值上万元。如果不受天灾等因素影响,就猕猴桃的销售收入每年都将达到200万元。

今年,张安明准备将养殖场扩大到年出栏5000头生猪。粪污不仅满足自己的种植基地需求,还可以带动周边大量有机蔬菜种植。

“虽然去年猕猴桃受到雪凝灾害,没有多少收入,但养殖去年赚了200万元左右。”张安明说,“如果今年猕猴桃不受自然灾害影响,再加上养殖业,预计收入会超过400万元。”

逐渐富裕起来的张安明特意安排了该村5户建档立卡户和7户低收入家庭在他的种植基地和养殖场上班,每户每月工资3000元。

“目前在我的养殖场和种植基地有固定工人13个,季节性用工多的一天有50余人,少的时候也有30多人,每天工资每人80—120元,还包午饭。一年固定工资支出70余万元,季节性用工支出近百万元。”张安明说。

记者手记:

张安明仅是修文县众多种养结合的大户之一,修文是贵州的猕猴桃种植大县,面积已超过17万亩,为解决每年大量有机肥需求,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近年来,修文县大力发展生猪、蛋鸡、肉牛等养殖业,将养殖业产生粪污加工处理成种植所需的有机肥料,不断推进猕猴桃、李子、蔬菜等产业发展,形成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拓宽了百姓增收渠道。如今种养结合的模式在全县得到了普遍推广和认可,种养大户遍及全县各个乡镇。

“种养结合,一是减少了种植业的投入,二是降低了养殖业环境污染,三是带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四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五是提搞农产品的品质……好处很多,真正让农业发展循环了起来,既美了环境,又富了百姓。对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修文县农业农村局畜牧站负责人方正言说。

今年,为继续深入推进种养结合产业模式,修文以打造生猪养殖大县为目标,计划年出栏生猪21.25万头。同时,养殖蛋鸡70万羽、家禽出栏150万羽,肉牛年出栏1.5万头。并大力发展猕猴桃、李子、板栗以及蔬菜种植,通过种养结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年预计调减低效农作物9万亩。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文忠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