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3.0 > 新农人 > 正文

赵静雯:“触网”带货的新农人

锄禾网|来源: | 2020-12-25 | 次阅读

“这是咱们山里的酸桃核制作的颈椎枕,如果您的颈椎不舒服、脖子酸痛,这个枕头枕着能缓解疼痛……”在华池县五蛟镇马河电商物流中心,赵静雯拿着手机娴熟地介绍着身后货架上的产品。华池县是典型的山区村,受制于交通、物流、通信,长期以来村民们的大部分“宝贝”都处于乡村集市提篮小卖、小商小贩收购贩运的低层次阶段,形不成品牌,卖不上好价钱,群众富庶的物产难以转化为实际收入。2016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帮助众多贫困地区打破了“城里人买不到,山里人卖不出”的瓶颈,电商像一座桥梁,一端搭在广阔的乡村,一端连着广阔的市场,在广大农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变身新农人,赵静雯就是受益者之一。42岁的赵静雯是五蛟镇李良子村村民,以前在家务农,早年间种了7亩多地的洋芋,吃不完、售不掉、卖不上好价钱,最后部分洋芋长了芽倒进了沟,这种现状让赵静雯倍感心酸而又无能为力。2016年以来,华池县坚持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和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举措,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拓展全县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网上销售农特产品,让农村电商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径。赵静雯也因此搭上了电商“快车”,在村党支部书记南海龙的推荐下接手运营了村里电商物流中心平台,自此,赵静雯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帮助村民带货销售农特产品。村民王文祥是李良子村的贫困户,家里喂养了30多只鸡,疫情期间,300多个鸡蛋滞销,愁云满面的他找到了赵静雯。“她通过直播平台销售,一天下来,家里的鸡蛋一售而空。”王文祥笑说着,“平日里谁家有农特产品、手工工艺品,通过咱们村里电商平台的宣传带动,就很容易能卖出去。”电商,对赵静雯来说,是出路,对村民们更是。
第一次接触电商,对于初中文化程度的赵静雯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通过不断摸索、学习,她走出了新天地。2016年,赵静雯摸索着在淘宝上注册了李良子农家特产店,由于没有经验,网店始终无人问津。于是,赵静雯通过购买相关书籍、网上下载视频软件、参加县上电子商务中心的集中培训、去外地学习培训等途径学习电商的经营理念和方法。“做电商必然离不开电脑,但以前的我连键盘都不熟悉,打字都是问题。为了能把自家的农特产品卖出去,为了能帮助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迎难而上不断地去学习。”赵静雯说。
如今,李良子农家特产店不仅被赵静雯经营的井井有条,她还注册了华池县绿万佳农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开了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直播平台,帮助村民售卖鸡蛋、荞麦面、黑木耳、土豆、小米、黄花菜、豆豉等农特产品。赵静雯告诉记者,通过电商平台,每年给周边村民直播代销农产品收入达7万元左右。接下来,她将进一步打造李良子农特产品牌,争取早日把李良子村打造为淘宝示范村,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来源:掌中庆阳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