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网,锄禾,中国锄禾网,锄禾日当午,有机农业生态园,生态农业,农业互联网,农业供给侧改革,现代农业,PPP项目,科技成果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行业要闻 > 正文

湖南北湖扶贫绿歌行

锄禾网|来源:农民日报 | 2018-07-21 | 次阅读

    本报记者张振中

    湖南郴州市北湖区骑田岭,这是中国南岭山系中生态资源最为丰富的五岭之一。生长于这片大山之中的李忠友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坐山吃山”,在这里养起了梅花鹿,他和他的公司“森林木歌”决定念好“山字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7月初,正是今年开始取鹿茸的时节,保和瑶族乡同心村贫困户汪清塘正在取鹿茸。平均一头鹿鹿茸能够带来近9000元利润,养一头鹿可以让近3个贫困人口脱贫。

    相对于李忠友的“坐山吃山”,邓喜兵则“靠水吃水”,他带动贫困户在珠江水系的发源地——仰天湖国家湿地公园附近的青山村养起了高山禾花鱼,他将公司取名为“北湖渔歌”,将全国首个高山禾花鱼地理标志农产品“唱”响全国。

    “宁要绿水青山的一份绿,也不愿意以绿水青山作代价换取金山银山的一袋钱。”随着仰天湖湿地公园全面禁牧,为了不破坏生态环境,25岁的李源将自己创办的“天湖牛歌”牧场退出,从高山肉牛养殖转型为肉牛屠宰和牛肉餐饮。

    从养梅花鹿的“森林木歌”、养禾花鱼的“北湖渔歌”到养高山牛的“天湖牛歌”,北湖区以这三首“歌”为代表唱出了产业扶贫的“绿色经”。

    矿山变绿野依托山水转型打好“绿色牌”

    “十二五以前,部分区域灰色抢占了绿色;如今,绿色是北湖区全域的主色调。”李忠友说。

    北湖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可就是在这样原本生态俱佳的宝地,灰色曾经密布了这里的天空。

    北湖区辖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有鲁塘、新田岭、芙蓉三大矿区,曾被列入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50个重点县(区)。矿产在给当地经济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鲁塘镇素有“煤炭之乡”和“石墨之都”的美称,在这个近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高峰时曾经拥挤着690多个新老矿井。虽然经过了不同阶段的整治,但直到十二五初期,由于欠账太多,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由于利益的趋动,一些矿主采取掠夺性、毁灭性的开采方式,优矿劣用,乱采滥挖、无序排放、造成水污染严重,不少地方未及时复垦还绿,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一方面壮士断腕,关停整改涉污矿山,倒逼工业升级;另一方面调结构、促转型,发展农林经济等绿色产业。”北湖区农业局局长周崇治说。

    “我们村叫碧潭村,原本是碧空如洗、潭水清澈,可我们挖了20年的矿,在地下找‘金’,结果把碧潭村变成了天空灰暗、水质浑浊;直到现在,我用了13年时间来种植油茶,在地上生‘金’、恢复绿色。”处于石墨之都核心的碧潭村村民何赞波如此感慨。

    早在2005年,嗅到煤矿整顿的味道,何赞波等一些村民决定踏上转型之路,承包下碧潭村上万亩荒山、矿区,创建了碧香源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种上油茶林。一些村民中途放弃了,但何赞波坚持走绿色发展之道,到如今已在碧潭村等周边发展了1.5万亩油茶林。2017年茶籽挂果出油10万多公斤,平均80元一公斤。茶林全部成熟后,预计每年产生利润可达800万元。同时,合作社采取与贫困户、周边农民签订协议,将1.5万亩茶油以每亩300多元的价格承包给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带动了29户贫困户增收,贫困人口仅年务工收入就可以获得3万元左右。

    青山变“金山”产业“三首歌”唱好“致富戏”

    一头来自东北耐寒的梅花鹿能在温度较高的湖南生存吗?

    答案是特定的。只有在海拔700米以上的生态山区、气温在20度左右最适合梅花鹿生长。但如果大规模养殖,除了较严苛的生长环境之外,还要具备较好的销售优势。

    决定规模养鹿的李忠友最后决定将养殖基地选在了坐落于骑田岭山脉的保和瑶族乡同心村4组,骑田岭山脉良好的生态资源为梅花鹿提供了最好的生存环境,而从产地到主要销售地的广东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出身农家的李忠友最高兴的是,以前守着山水仍喊穷的贫困户因为养鹿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为了消除绿水青山掩盖下的贫困,让林牧经济迸发出绿色生产力,他将养殖梅花鹿的公司取名为“森林牧歌”。

    用什么来喂养梅花鹿?第一种用天然牧草,第二种是饲料,第三种是种植葛根或牧草。梅花鹿吃天然牧草,省事,几乎零成本,但如果基地里的380头梅花鹿全部放出去,一年2000亩山岭的草会被吃光,就连树皮都会被啃掉,这样一来,森林资源就会惨遭破坏。如果用饲料养梅花鹿一年可取两批次鹿茸,而用葛根养梅花鹿只能取一批次鹿茸。

    为了既生产出真正的绿色产品又不破坏生态环境,李忠友选择宁可多花1倍成本也要保证绿色。于是,他带领贫困户实行生态循环种养,种葛根、牧草来喂鹿,然后用鹿粪来种葛根,如此循环,原来高昂的成本也降了下来。

    “一头梅花鹿、三人脱了贫。”喂鹿得要流转土地种葛根,贫困户多了租金收入;养鹿主要依靠贫困户来养殖,贫困户多了务工收入;卖鹿肉、鹿茸、鹿血酒,贫困入可以从收益中分红,因此,通过利益联结机制,69户贫困户大部分可以从养殖一头鹿身上获得纯收益八九千元,平均可以让3个贫困人口脱贫。

    李忠友让耐寒的梅花鹿在北湖找到了较冷的高山地区生存,而邓喜兵则解决了另一个难题,让温水性鲤鱼在高山稻田冷水中放养,这样养出来的鱼当地称之为禾花鱼。

    以前贫困户也在稻田里散养禾花鱼,但处于自养自吃的状态,贫困户并非因此而增收。当地政府认识到,必须依靠能人动带、规模养殖、抱团销售才会真正摘掉贫困的帽子。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产业能手邓喜兵成立了“北湖渔歌”公司,决心做禾花鱼打造成一个脱贫致富的绿色产业。

    如何让禾花鱼更天然更绿色?除了依靠禾花鱼食用稻田中的残留谷粒、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外,邓喜兵对产地的要求极其严格。经过一番寻找和专业检测,仰天湖瑶族乡青山村的高山稻田是沙性土壤,最适合禾花鱼生态生长。“如果是黏性土壤,禾花鱼在稻田里顺带吃的泥沙较多,这样导致禾花鱼泥腥味很重,而在沙性土壤的稻田放养的禾花鱼鱼腥味很少。”邓喜兵因此在青山村等西南山区养殖了2150亩禾花鱼,带动周边农户5000户受益。

    仰天湖草原风景区是郴州人乃至珠三角游客公认的南方草原,草地面积三万余亩。因为养殖环境的无公害,李源看中了这个地方来养牛,决心做一个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天湖牛哥。“天湖牛歌”吸收320户贫困户加入公司基地发展,贫困户可以获得分红、务工等四种收入,钱袋子鼓起来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后的生活也越过越“牛”。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