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被视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但在中国部分农村地区,随着
【阅读全文】
按:梁家河、正定、宁德……40多年来,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
【阅读全文】
中新网2月15日电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今日印发《全国
【阅读全文】
时间:2017-02-27 来源:
二、本轮猪周期边界问题的探究
既然猪周期没有失灵,那么我们就可以愉快地延用周期的方法来研判猪周期的持续性和未来猪价的走势。
先来看看我国猪肉的供需情况,以便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这头猪。在经历了14年的高峰之后猪肉产量和消费量都下行,2016年产量预计5350万吨,消费量预计5457万吨,但是进口量却增加,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的缺口,预计2016年猪肉进口将达130万吨。
图-6 中国猪肉供需平衡表(千吨)
数据来源:Wind

图-7 中国猪肉消费量和产量变化
数据来源:Wind

图-8 我国猪肉年进口量
数据来源:Wind

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猪肉增加较多,总共进口95万吨,若后面继续保持这个增速,则今年进口能接近200万吨,约占国内消费量5457万吨的3.6%左右,对猪价的边际影响会增大,但影响幅度仍然有限(进口猪肉大部分为杂碎,占猪肉进口量的一半左右,另一半为冻猪腿肉及其他猪肉),还不是我们重点考量目标。
图-9 我国猪肉月进口量
数据来源:Wind

由于我们对猪肉的消费弹性较低,可以说是刚需,所以需求不是事儿,一般影响猪周期的主导因素就看供给端了,具体点就是看母猪存栏、生猪存栏和生猪出栏量这三个变量的矛盾(这是主线,其他因素或是短期因素或是附属因素),而这三个蚂蚱是由猪的生长周期(母猪怀孕4个月,仔猪出生到育成6个月)、PSY和行业特性紧密的绑在一条绳上,一般地能繁母猪存栏量是行业提前1年左右的先行指标。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