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将追责不合格“河长”
湖南省在7日召开的全省“总河长”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加强对“河长”们的督导考核。考核结果将纳入湖南省委、省政府对市州党委、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不合格的市州予以通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根据《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湖南省将注重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强化考核问责和奖优罚劣。考核中,对于合格以上、排名前6位的市州给予相应奖励,对排名末2位的市州“河长”通过约谈予以督促,对不合格的市州予以通报,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湖南境内河流众多、水系复杂。为改变“九龙治水”、部门间相互推诿的局面,实现管得住、管得好,湖南省今年年初开始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
目前,全省各市州、县市区已制定出台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五级“河长”体系初步构建,省、市、县三级均成立河长制工作委员会及“河长办”,湖南省编办批复成立了省河道湖泊中心等。
据悉,湖南省接下来将进一步健全“河长”体系,尽快将河道管理责任体系延伸到村一级,并按照“一河一档”要求,全面完成河湖名录核实及河流健康“体检”等基础工作,制定完善整治工作方案,做到“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完)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首页推荐
- 09-09 湖南将追责不合格“河长”
- 09-09 湖南省评选十大农业品牌
- 09-09 浙江:“小农”破浪大市场
- 09-09 江西宜春:唱响“绿色”戏,打好“有机”牌
- 09-09 中国和新西兰探索拓展奶业合作
- 09-09 生姜价格启动“疯狂上涨”模式
- 09-09 吉林松原:书写绿色农业“好故事”
- 09-09 七年艰辛,荒山披绿装
- 09-09 新农合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9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