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深度解读 > 正文

小剧场唱出乡村文明大欢歌

锄禾网|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 2018-02-22 | 次阅读

  “走,到河街看热闹哟!”2月18日晚上,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居民陈建峰刚放下碗筷,便呼朋引伴相约前往木洞河街剧场,观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演出。千米河街人声鼎沸,悠扬的山歌声,老百姓的欢笑声,成为这个昔日的川东名镇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春节期间,河街年味正浓。其实不仅是春节,木洞河街剧场建成以来,周末看演出,已成为木洞居民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一个小剧场,正在以文化的力量,演奏出一曲乡村大文明的欢歌。

  从台下到台上:观众变演员

  夜幕下的木洞河街,寒风中涌动着文艺的暖流。剧场内,笑声、掌声、音乐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

  “自从镇里建起了河街剧场,每周都会有精彩的山歌表演。”居民王静说,春节期间,她邀请自己的外地朋友来这里感受巴南传统文化。

  木洞镇坐落于长江南岸,早在唐代木洞便有“舟中集市”之称,明清后期木洞成为川东“四大名镇”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也正发源于此。

  2016年底,木洞河街通过改造创新,再现旧时繁华景象。一条长千米,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集吃、购、游、娱于一体的亲水风情观光步行街,让市民们零距离感受到了巴南的饮食文化、码头文化和民俗文化。去年,投入资金近300万元,面积约800平方米的木洞河街剧场正式开门迎客。

  记者在河街剧场看到,当一曲曲木洞山歌响起时,台下年老观众提起嗓子唱和,年轻观众打着节拍学唱,小孩们也跟着手舞足蹈。每场演出都有一个山歌互动环节,观众们还能拿起背篓、草帽等道具,在观看过程中亲身体验一把。

  “我们每周都会举行两场山歌表演,希望让进来观看表演的人,走出去后都能哼唱两句木洞山歌。”河街剧场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表演过程中的各种互动,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对于木洞山歌、木洞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从台上到台下:非遗走进群众生活

  河街剧场的出现,给小镇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大伙儿休闲有了去处,娱乐有了场所,聚会有了阵地。“不用等到什么节假日的大型表演,每周都能欣赏到精彩的传统文化。”“这样的小剧场看起来更有氛围。”“感觉山歌传承有了专门的平台。”对此,不少人拍手点赞。

  每逢周末,山歌爱好者陈强都会将自己10岁的女儿带到河街剧场参加文艺培训,在他看来,伴随着河街剧场的开放,木洞山歌的传承正式步入了快车道。    

  “这里不仅可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文化阵地,也可为木洞山歌的传承和发扬找到新的舞台。”陈强表示。

  “木洞山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的瑰宝,也是木洞人民的骄傲,我们将努力把河街剧场打造集文化、旅游、传统教育为一体的非遗传承培训基地。”木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河街剧场成为展示木洞山歌的“大本营”,他们一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则积极联系市、区业界专家对其进行包装打造。

  截止目前,木洞河街剧场已累计上演山歌表演60余场,为木洞山歌的传承提供了优质的平台。

  从自娱到共善:身边好人好事上舞台

  “什么过河不脱鞋?什么过河横起走?什么过河背八卦?什么过河挂青苔?”表演进行到高潮,纯朴悠扬的歌声响彻剧场,正在台上演唱的是木洞山歌的国家级传承人喻良华。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木洞人,喻良华与木洞山歌结缘60余载。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一生致力于木洞山歌的发展和创新,创作歌词并谱曲,让木洞山歌通俗化,更具音乐性,是木洞乃至全国响当当的“山歌王”。在他看来,只有把木洞山歌注入正能量,融入群众和生活,才更有生命力。

  《庆丰收》《杀年猪》《抬石头》……近年来,木洞镇提出“争做向上向善木洞人”目标,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把木洞山歌作为载体,弘扬正能量。由此,喻良华、秦萩玥等非遗传承人通过探索,使得木洞山歌的歌词既保留了原有表达农民劳动、生活、爱情等词句,又融入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新内容。

  “河街剧场火了,扯皮的、打麻将的都少了,场镇越来越和谐了。”居民王弘一语道出了基层文化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如今,欢乐的歌声,多彩的舞姿,在河街剧场定时上演,既有专业演员的固定演出,也会有来自社区或民间文艺人才的展演,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也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推动了乡风文明的传播。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