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我国农业的机会在哪里?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5-17
来源:

  农产品互通有无与日俱增

  这两年,人们发现,在咱们中国人的餐桌上,外国进口的农产品越来越多了,而且也越发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比如说,泰国香米、智利车厘子、澳大利亚牛排、美国龙虾之类,当然还有年轻妈妈们从海外代购的洋奶粉。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洋货的价格虽然普遍偏高,但依然深受欢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越来越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正与日俱增。

  而另一方面,在外国人的货架上,也开始摆满来自中国的农产品,像蔬菜、温带水果、干果、茶叶、调味品等等。世界上流传着一句话,叫“世界红枣看中国”,说的就是中国出产的红枣已经畅销海外。另外,这几年随着中医的价值得到国际的普遍认可,中药材的出口也呈逐渐增多的趋势,甚至还有美国农场主雇佣中国农民大面积种植板蓝根、黄芪等中药材。

  所有这些中外农产品的互通有无,其实都是贸易全球化的结果。中国的农产品之所以能够搭上贸易全球化的快车、迅速占据国际市场,都要得益于三年多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发起的一项伟大倡议,这就是“一带一路”。

  互补互利为中国农业提供机会

  那么,在“一带一路”这个巨大的朋友圈里,各国的农业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呢?比如说,有的国家土地资源丰富、地广人稀,但是农技科研水平不高,比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有的国家土地很好,但是经济相对落后、缺乏资本开发,比如巴基斯坦、越南;还有些国家科研水平很高,但是地狭人稠,农产品外向依存度很高,比如日本、韩国。这些国家不同的资源禀赋,都是值得我们挖掘的机会。

  如果和南亚国家比较,中国的优势在于大棚蔬菜,由于热带地区菜种得少,像越南、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菜不够吃,所以中国的蔬菜能很好地满足这些国家的市场需求。而我们的温带水果,像苹果、梨在热带地区不生产,这也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南亚国家的优势就在于他们的热带水果,与我们互补性是非常强的。

  另外,东南亚地区国家的玉米作为饲料用粮是不够的,而咱们国内的玉米则恰恰供过于求,所以针对饲料用粮的出口,双方存在不少贸易空间。

  而针对中亚地区,我们的优势就更明显了。我们的塑料大棚和种菜技术,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先进的。以前中亚地区的蔬菜都是从欧洲进口的,而现在我们为其输送了设施农业栽培技术之后,他们就可以获得新鲜的蔬菜了,而且种在地头,便宜又新鲜。咱们既造福了中亚人民,又赚到了技术输出费和培训费,可谓一举两得。

  再看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由于耕地面积不足,他们的农产品比较稀缺,什么农产品都贵,虽然目前存在着一定的贸易关税壁垒,但随着进一步的谈判与磋商,破冰也是早晚的事儿。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锄禾网 版权所有© 2004-2017,转载请注明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15033917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