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让农业永葆“健康态”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7-12
来源:

  

360截图-24404702.jpg

  6月7日,河南浚县一处麦地正在收割小麦。 李安 摄  

  绿色农业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选择,更多是一种主动对接市场的创造,所以它显得特别活泼、丰富且有生命力。

  药肥减了,效益增了

  67岁的广东恩平市锦岗村村民甄柱新从十几岁就开始种田,如今他每亩稻田少用了60斤化肥,却多收了100斤稻谷。这一转变源自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探索。

  “过去农民在插秧后20天内就下完了所有肥料。现在则是分阶段科学施肥。”恩平市农业局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办公室主任谭乾开说,项目以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按照“4231”分段施肥:以每亩90斤为平均标准,插秧时基肥用40%,插秧后15到17天时施肥20%,35到40天时施肥30%,60天时施肥10%。

  “一次性施肥,很多肥都被雨水带走了,分段施肥能更好地提高化肥利用率。目前参与农户的用肥量已从平均每亩110斤降到90斤,效果明显。”谭乾开说。

  “原来种植水果把外观放在第一位,化肥、农药全都要上,有时会多上,不仅品质没法保障,还会造成面源污染。”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三联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超纲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消费者对水果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倒逼我们绿色转型,首要是从化肥、农药减量入手”。

  这家合作社拥有3000多亩地,主要种植砀山酥梨。“这几年复合肥用量逐年减少,亩用量已从100多斤到几十斤,去年不用复合肥了,而用有机肥替代,花费并没有增加。”刘超纲说,农药方面,不仅杜绝使用剧毒农药,还注重绿色防控,采用粘虫板,逐年减少打药次数。

  绿色种植提高了内在品质,受到消费者青睐,农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去年普通农户的酥梨一斤卖1元左右,我们合作社的酥梨均价达到2元,有的高档果子能卖到5元。”刘超纲说,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效益增加了,种植积极性越来越高,形成了“少药肥-高品质-增效益”的良性循环。

  链条长了,生态好了

  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咸嘉垸村,村民曹迪明这几天正在稻田里忙着“起虾”。把20多米长的特制地笼沿着田埂铺好,田里的小龙虾就会顺着侧面的网口爬进笼中。等上个把钟头,一亩稻田就能收上满满一筐。

  “以前单种水稻,一亩地纯收入只有两三百元,现在至少4000元。”曹迪明说。与此同时,“稻虾共养”还大大降低了农药化肥的施用,极大缓解了环境压力。

  南县明康养殖合作社理事长陈明亮说,为了保证小龙虾健康存活,剧毒农药已被农民主动抛弃,稻丛成为小龙虾的“食堂”和“宿舍”。同时,小龙虾的排泄物又是最好的水稻肥料,基本不用再另外施肥。

  “稻虾共养”也养出了一条产业链,当地企业加工的调味虾、虾仁等零食,远销日韩和欧美。出产的“稻虾米”价格也比以前提高一两倍。

  农业产业链条长了,效益增了、生态好了。在不少地方,这种循环农业都成了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

  “我们探索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以猪场为核心,发展猪-沼-菜,带动种植蔬菜、果树、绿色苗木等,同时林下又种植中草药、散养鸡鸭鹅等。”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京徽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慕京生说,这既带动了农业产业,也完善了生态循环链条。

  亳州市农委副主任孙德平说,亳州以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为基础,加快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集成推广“猪-沼-菜(果、粮)”“牛-菌-肥”“秸秆-养牛羊-有机肥还田”等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已建成多个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区。

  用途多了,品牌响了

  初夏时节,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灌区陆续开始夏播生产。银川市永宁县的种植户黄彪却已做起了秋收后的生意。他和客户不谈收粮、不谈收菜,专谈预购曾被当作垃圾的田间废弃物。

  “以前粮食、蔬菜收获后,我看着成堆的秸秆、蔬菜剩余物就犯愁,烧也烧不得,堆在地头又发臭,还给虫子当了窝。怎么处理曾是我的一块‘心病’。”黄彪说,秸秆从农业垃圾变成“农家宝”,是这两年才发生的事。

  2015年,银川市开始推广循环农业项目,政府补贴企业和合作社购置机器,用田间废弃物制作有机肥,受到农民的欢迎。

  绿色发展不仅包括资源的绿色利用,也包括打造响当当的品牌,逐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去年安徽省实施“绿色皖农”品牌培育计划,落实“三品一标”农产品补助政策,全省有效获证农产品409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940个,绿色食品1700个,有机农产品42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5个。

  “我们公司注重发挥山区生态资源优势,采取绿色生态方式种植水稻,提高产品品质,并注册了品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黄山市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波说,该公司生产出的大米在200多家超市门店销售,每斤市场价达6元左右,而一般大米才卖2元多。

  “我们把住了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生态关口,保证了品质,做响了品牌,绿色农业大有前途。”徐海波说。(记者 姜刚 吴涛 潘林青)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锄禾网 版权所有© 2004-2017,转载请注明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15033917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