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深度解读 > 正文

万源掘金“生态+”

锄禾网|来源:农民日报 | 2018-05-26 | 次阅读

360截图-27601584.jpg

  本报记者 李传君

  在四川版图的东北角,有一块翠绿的地方,被称之为“中国之肺、巴山之心、万水之源、养生之地”,那就是境内尽是高山深谷、森林覆盖率达63.5%的万源市。

  万源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工农业生产缺乏先天优势。但万源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要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唯有立足生态资源,从保护生态的前提出发,掘金“生态+”。

  而今,万源已纳入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建设。当地政府在布局产业时,无不以生态为核心,提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的发展理念。今年,万源市提出了“脱贫攻坚”和“绿色崛起”两大核心任务,要将万源建成“秦巴生态康养旅游文化名城”。

  绿色资源就是潜在金库

  万源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萼山,有国家地质公园八台山,有温泉度假胜地龙潭河,有休闲避暑胜地鱼泉山、长洞湖,有“大巴山第一漂”和“汉江第一漂”两大著名漂流旅游品牌,有石冠古寺、观音幽峡、巴王溶洞等特色生态旅游景点……提起这些,万源人如数家珍。

  面对这些优良的生态旅游资源,万源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将旅游产业打造成全市先导产业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重庆、西安等环秦巴地区大城市的生态休闲旅游“后花园”,把万源建成四川东北部的“旅游门户”。

  以建设“秦巴生态康养旅游文化名城”为抓手,万源鼓励开发了一批集生态康养、体验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目前已建成乡村旅游示范乡镇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星级乡村酒店11家,推出了10条乡村旅游自驾游线路。

  万源的青山秀水还孕育了茶叶、野生猕猴桃、核桃等土特产。万源市是全国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富硒茶种植面积达23万余亩,富硒马铃薯种植25万余亩,富硒猕猴桃种植1万亩,旧院黑鸡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年出栏量达378万只,黑鸡蛋年产量3298吨。

  “绿色资源就是万源的潜在金库,在未来的发展中,万源市将以‘大旅游+’‘大生态+’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继续推动文化休闲一体的全域旅游,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富民强市的新支柱。”万源市副市长杨爱轩说。

  生态旅游鼓起农民腰包

  位于旧院镇红岩村的龙潭河景区,如今正在加紧打造温泉旅游小镇和国际养生谷。随着旅游热度日益高涨,当地逐步开办了84家农家乐,村民个个吃上旅游饭。

  庞大兵是村里最早开办农家乐并经营漂流的人,高峰时候自家的农家乐每天接待90桌客人,一直要经营到凌晨两三点才结束,一天下来纯收入三四万元。“现在即使开农家乐的多了,我们一年纯收入五六十万元也没问题。”庞大兵说。

  旅游业的发展,让以往无人问津的山里土货顿时变成了抢手的“金疙瘩”。蜂桶乡虽然不在龙潭河景区内,但70多岁的老人邓友国的蜂蜜却名噪整个景区,许多游客来龙潭河漂流过后,都要再往山里走几公里,找到他买蜂蜜。老人将100多桶蜜蜂放在一个天然洞穴里,每年坐收1000多斤优质蜂蜜,七八十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而位于八台山景区山脚下的八台镇天池坝村,村民同样受惠于生态旅游业。因景区建设需要,天池坝村土地整体被征,全村由政府解决就业或提供创业岗位,并纳入社保范畴。林达寿以前在外跑货运一年只能挣五六万元,现在妻子被安置在景区清扫垃圾,每月工资1500元,自己给景区转运生活垃圾到官渡镇华新水泥厂,一年收入可达八九万元。

  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依托景区都可找到挣钱的门路。天池坝村一组肖将成三兄弟,弟弟76岁,哥哥已满80岁,肖将成本人也78岁了。三兄弟经营骑马的项目,几年下来个个都有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存款。“拉着马让游客骑那么400米远,就可以挣10元钱,一天至少挣100多元,比以往在地里种庄稼不知强多少倍。”肖将成高兴地说。

  势头正劲的生态旅游业,已成为万源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2017年,万源市共接待游客31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8亿元。

  生活垃圾实现循环利用

  “万源地处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中国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达州市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82.3%。”杨爱轩介绍,近年来,该市围绕建设长江中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通过减存量、控增量,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其中,官渡镇利用生活垃圾制造水泥的项目特别引人注目。

  在万源市生活垃圾预处理及华新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的行车操控室,身着红色工服的工人轻轻拉动操纵杆,这些预处理后的生活垃圾就自动进入水泥窑协同处置。

  “在负压的密闭空间中,经过生物干燥、破碎、磁选、分选等十几道工艺,将生活垃圾分选出无机渣土、二次衍生燃料、渗滤液、少量金属四类物质。”工作人员介绍说,“经过预处理的生活垃圾,48%左右可作二次衍生燃料,20%的无机渣土进入原料系统,1%左右金属可回收利用,剩下的渗滤液和恶臭气体全都回炉作高温分解、焚烧。”

  据介绍,整个处置过程不排放任何有毒有害气体,经过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高污染的生活垃圾顿时变成白花花的建筑水泥,该项目一年累计可“吃掉”生活垃圾9万余吨。

  华新水泥(万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环保项目总经理王怀勇介绍说,2007年开始,公司就针对中国生活垃圾特性,致力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成套技术的研发和实践,着力破解“垃圾围城”现象,彻底解决传统的“填埋”和“焚烧”处置方式带来的土地浪费、环境危害问题。目前,该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