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网,锄禾,中国锄禾网,锄禾日当午,有机农业生态园,生态农业,农业互联网,农业供给侧改革,现代农业,PPP项目,科技成果

您的位置: 首页 > 种养结合 > 正文

【脱贫攻坚在行动】种养结合促增收 甘肃广河走出产业扶贫新道路

锄禾网|来源: | 2018-08-13 | 次阅读

广河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大门”。全县总人口2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5万人;现有贫困人口6485户33082人,贫困面为15.48%。

7月9日下午,“脱贫攻坚在行动——网络媒体甘肃民族地区行”走进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近年来,该县将产业扶贫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中之重,突出生产奖补、到户到人,大力培育“粮改饲”、 基础母畜扶贫主导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种养结合、以种带养、 以养促加、增收脱贫”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发展“粮改饲”产业

据甘肃临夏州广河县农牧局局长马进福介绍,当地42万亩耕地中80%以上为山旱地,每年种植旱作农业36万多亩。依靠旱作农业促进增收的空间有限,玉米秸秆利用率不高,发展畜牧养殖优质饲草供给不足的问题就比较突出,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群众脱贫增收。

从去年开始,广河县把“粮改饲”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大力推广订单种植和土地流转,以沿川的5个乡镇为重点,通过订单种植、企业流转,建立集中规划、大片作业的粮改饲示范区,为大规模推广粮改饲奠定了基础。去年,全县订单种植饲草玉米1.2万亩,企业流转0.98万亩;今年,企业流转 4.6万亩。

同时,广河县大力扶持发展“粮改饲”龙头企业,对流转或订单种植达到 2000亩、养殖基础母牛500头以上、带动贫困户 20 户以上的企业,落实以奖代补资金 100万元,由此催生了恒达牧业、腾渊农牧等 6家规模企业。广河县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形式,引导群众以土地生产经营权入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群众不参与种植,每亩直接分红 1200元,去年全县共流转土地0.98万亩,群众收益1100多万元。

通过深入实施“粮改饲”产业建设,产生了大量的玉米饲草资源,为发展畜牧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培育基础母畜产业

利用“粮改饲”的饲草资源,广河县全面推广实施基础母畜示范工程,让基础母畜养殖成为贫困户稳定脱贫的主渠道。

马进福局长表示,推广过程中,重点采取了“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整村推进。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以水泉乡闫子村作为先行试点,实施基础母畜示范工程,采取统一品种、统一采购、统一防疫、统一服务的方式,按照精准扶贫户每户补助6000元、非精准扶贫户每户补助5000元的标准,给群众带来稳定增收。

据了解,另一种模式是以奖代补,千家万户搞养殖。广河县聚焦有发展能力的未脱贫户,筹措资金5500多万元,每户落实1万元的以奖代补产业扶持资金,集中扶持贫困户发展基础母牛脱贫增收产业。

马进福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目前,共有262户贫困户利用1万元到户扶持资金入股基础母牛养殖企业和合作社托养分红。全县发展大型龙头企业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99个,全县 51个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全覆盖,参与合作社的贫困户达1608户。

“通过实施基础母牛工程,贫困户普遍增收脱贫,以每头基础母牛每年产1头牛犊、每头牛犊至少卖5000元来算,除去养殖成本,贫困户每养一头基础母牛,每年将增收3600元。”马进福说,群众中流传着“雌牛下雌牛,三年五个牛,发展牛产业,脱贫不用愁”的说法,群众搞基础母畜养殖的积极性非常高。全县牛存栏达10.48万头,羊存栏达120万只。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