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3.0 > 新农人 > 正文

“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海门“开镰”,农民稻花香里说丰年

锄禾网|来源: | 2018-09-27 | 次阅读

交汇点讯 秋收时节,走在南通乡村田间地头,阵阵稻香扑鼻而来。9月27日,首届中国?南通海门农民丰收节在该市临江新区灵江村高标准农田内举行。随着南通市委副书记张兆江的一声令下,6台联合收割机马力全开。现代农机取代传统刀镰,一排排挺拔的稻穗迅速被“吃”进去,一粒粒金色的稻米顺着被“吐”出来……不到半小时,20多亩稻田就被收割干净。

  中国海门农民丰收节被农业农村部和省农委纳入全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2个系列活动和江苏省6大活动之一。此次首届“中国南通海门农民丰收节”历时三个月,包含农民运动会、海门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稻田音乐会、“海门好大米”评选等多项活动。

  来自如东县丰利镇南宁村的徐宝国有幸参加了本届海门丰收节。今天作为“开镰”的6名联合收割机驾驶员之一,老徐不仅体验了一把“跨区作业”,还与当地农民分享了这份丰收的喜悦,别提有多开心。“今年收成不错,一亩地大概能收1300斤大米。”老徐家也种了6亩地水稻,但现在他真正的主业是开农机。

  “今年是个丰年,过两天家家户户都要收稻了,有得忙了。”嘴上虽说忙,但老徐的脸上乐开了花。前年,老徐花20万元(包括补贴)买下一台洋马牌联合收割机,“改行”做起了农机手。“一年忙两季,也不耽误自己家种地。”老徐说,一亩地的机械收割费用是100元,一年下来净挣大概七八万。

  “明年自家地也‘懒’得种了,流转给别人种去。”老徐说,像他一样自己有农机的农民在村里已经有8户人家,村里还有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化普及率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家从上到下力推农业机械化,“大农机”正在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主旋律。

  海门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粮棉故里。滨江临海的资源禀赋孕育了海门优美的田园风光,追江赶海的人文基因缔造了海门深厚的农耕文明。海门市委书记陈勇介绍,近年来,海门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重农强农调子不变,惠农富农力度不减。海门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25万元,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水平稳居全省县市第一方阵,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31万亩,占比达到39%。

  海门农产品牌扬名海内外。“海门山羊”、“海门黄鸡”、“海门香芋”、“万年香沙芋艿”、“海门大红袍赤豆”、“海门大白皮蚕豆”6个特色农产品相继被认证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拥有量列全省县级市之首。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