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行业要闻 > 正文

安徽金安脆桃:种了18年的法子该变变了

——

锄禾网|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 2018-06-04 | 次阅读

  本网记者 杨丹丹

  “我种了18年的桃子,却没想到桃子还有这样新奇的‘种法’!” 在近日举办的首届金安脆桃开园节上,安徽省金安区施桥镇跃进村村支部书记杨齐感叹道,自从安徽省果树体系岗位专家张金云及其团队来到这里的果园后,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种植理念。

  金安脆桃种植历史悠久,但当地果农长期的种植习惯是追求树冠大、果实多,其实这样不利于果实均匀吸收阳光。张金云及其团队来到这里以后,手把手地教果农对桃树进行‘主干形’或‘Y形’两种全新的树形整型,采用宽行窄株栽培模式,并要求果农按计划产量进行疏花疏果,严格控制果实数量。

  “我们村种植了18年的桃子,但张老师的很多要求都与以往的种植方式不大一样。”杨齐说,村里的果农边改边瞧,想看看究竟这样种,结出来的桃子有啥不一样。

  “与传统的多杈式(即自然开心形)桃树有所不同的是,这种‘主干形’树型结构简单,树体结构像竹子一样,树高一般在2.5至3.5米,中间一个主干,主干上除基部着生二个中型结果枝组外,其余沿主干每隔10至15厘米轮生20至30个结果枝或结果枝组。管理技术简单,全部有量化指标、田间操作容易。结合宽行窄株栽培模式,配套长枝修剪技术,实现早产丰产高效,栽后次年结果收益,三年达盛果期,一般亩栽83至123株,亩产控制在1500至2000公斤。”张金云介绍说,通过新型种植模式,桃子的优质果率和商品果率会大大提升,而且适于机械化生产,能降低劳动强度。

  在张金云团队指导的桃园示范基地里,桃树下面长着很多草。“这是我们特地种上的三叶草。”张金云解释道,传统桃农定期对桃园除草或者打锄草剂,新型桃园则采取生草栽培模式,大面积种植三叶草。

  据介绍,通过种植三叶草,能控制其他杂草生根成长。而且三叶草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氮和水光合转化为‘氮肥’,同时三叶草自身作为绿肥回田后是绝佳的有机肥,既减少了锄草剂的喷施,同时增加了有机质含量,为桃树生长提供充分的营养。同时生草改变了桃园的小气候,对土壤的有机质、矿质养分、水分和物理性状等皆有积极作用,进而影响桃树的生长发育,种植出来的桃子口感更好。

  “虽然金安脆桃种植历史悠久,且有一定规模。但整体面临品种退化、栽培模式落后、低效桃园多及重茬问题。”安徽省果树体系六安市试验站站长柳士勇介绍说,从去年开始,安徽省农科院桃产业技术服务团队进驻以后,引进了适宜当地栽培的新优品种18个,目前长势良好。

  重茬桃园改建成效显著,进行宽行窄株栽培模式,采用主干形、Y形的新树型整形,配套长枝修剪和果园生草等集成技术,降低了劳动降度,而且操作简单,果农易学,丰产早产。目前示范园桃树成活率100%,小苗长势良好。

  当地还对低效桃园进行绿色改造。首先对高密度桃园间伐、郁闭园去除大主枝、压缩延长头、抬高主枝角度、内膛控制大枝组等方法,“开窗、去伞、疏密”,打开光路,实现阳光果园,然后进行清沟沥水。目前效果已初步显现。    

  通过“安徽省农科院桃产业技术服务团队”项目的实施,新建桃园实现了早产丰产稳产,大幅度改善了桃树主产区的生态环境,最终将施桥镇的桃园建设成绿色生态、休闲旅游的特色品牌,持续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项目实施后,桃园亩均效益提高20%,带动6户贫困户持续脱贫致富。

  “脆桃产业正处在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如果没有科技的支撑很难走得长远。”柳士勇说,六安市金安脆桃栽培面积12万亩,产量15.6万吨,2017年实现产值5.1亿元,分别占全市桃树总面积的74.5%、全市桃果总产值8.5亿元的60%。在安徽省农科院专家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当地政府坚持向标准化生产要质量、向品牌化发展要效益、向市场化运作求突破,不断延伸脆桃产业链,坚持不懈地做大做强脆桃产业,要把脆桃产业打造成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引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