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小麦变质”不仅是浪费粮食行为
“将近7年啦,中储粮才想起来把存在我们仓库里的16000多吨粮食拉走。如今这些粮食已经坏了,连猪都不能吃。”近日,河南新野县金硕粮油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反映。(5月8日中国新闻网)
万吨小麦“被忘”7年,中储粮还常年拖欠粮库租金,但国家在此期间给了中储粮保管费,中储粮却并没有用这笔钱来支付租金。据推算,中储粮光武分库利用上述粮油公司代储粮食7年间套取国家财政补贴可达5000万元。所以,此次还可能涉及腐败。
万余吨小麦放在仓库不管不问长达7年,直到有人举报,中储粮才急急忙忙将粮食运走,但这些粮食已经由二等品变成了等外品,连猪都不能吃。价值3000多万元小麦,外加耗费数百万元保管费,就得出这样一个结果。这是国家粮食与国家资金的双重浪费,万吨小麦“被忘”7年变质的背后可能还是腐败在起促进与腐化作用。
粮食与国家资金被大量浪费与糟蹋,小学生都知道“浪费粮食可耻,节约粮食光荣”,以储备粮食为职守的中储粮不可能不知道,保护者为何变成了破坏者?中储粮为何这么明目张胆糟蹋储粮?在媒体介入后,中储粮河南的三级管理部门都拒绝接受记者采访,这是没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是一种软抵抗?这让人感受到中储粮的傲慢。万吨优质粮食变得连猪都不能吃,这是严重的失职渎职,需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追查背后隐情,对相关责任人严厉问责。
中储粮系统近年来问题不断,比如去年央视《焦点访谈》报道:辽宁、吉林等地一些中储粮粮库和粮商相互勾结,用陈粮顶替新粮赚取差价;例如2013年,检察机关在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系统挖出110名“硕鼠”。中央巡视组也指出中储粮“存在着基层腐败案件高发、多发”等问题。
对于此次事件,不仅需要相关部门追查到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更要弥补制度漏洞,加强对中储粮的监管,改进粮食储备体制,比如对于中储粮储备规模大、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要能进行改善。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保障粮食安全,堵住可能不断流失国家粮食、国家资金的制度漏洞。
来源:西安晚报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 05-09 “万吨小麦变质”不仅是浪费粮食行为
- 05-09 万吨小麦被“遗忘7年”?实因经济纠纷致粮食出库难
- 05-09 中储粮回应万吨小麦变质:已卖出 企业拒不出库
- 05-09 “中储粮16000吨小麦烂掉”敲响了警钟
- 05-09 万吨小麦“被忘”7年变质,中储粮没有任何说法
- 05-09 6月起新媒体如何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 05-09 解读《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 05-09 习近平向法国新当选总统马克龙致贺电
- 05-09 农家乐关键得让农民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