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网,锄禾,中国锄禾网,锄禾日当午,有机农业生态园,生态农业,农业互联网,农业供给侧改革,现代农业,PPP项目,科技成果

您的位置: 首页 > 种养结合 > 正文

养殖政策大全!种养结合成为补贴热点!

锄禾网|来源: | 2018-03-09 | 次阅读


     1、种养结合实现产业快速发展

       臭气熏天、污水横流、蚊蝇成群……这是大部分人对畜禽养殖场的印象。但是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庆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五十里铺村种养基地,却是另一番景象。


    案例:他们养殖1.5万头生猪,确感觉不到一点异味,经企业人介绍我们得知其中的缘由,他们运用“种养结合、资源循环、生态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模式。

       猪舍的粪污通过管道排到蓄粪池中,经过干湿分离并发酵后,沼气发电用于猪场用电及饮料加工,粪水则在厌氧池中发酵成沼液肥,再与一定比例的水进行搭配稀释,通过地下管网,为种养基地农田供肥,固体则可直接用于还田或加工成有机肥。

       2、规模种植滞后粪污规模化处理难

       随着畜禽养殖总量和养殖场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粪污的产生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如果想完成环保要求,对资金的需求量有很大,养殖业上规模速度快,种植业上规模速度慢。这就导致种养结构失衡,进而导致规模养殖产生的粪污难以实现规模化处理。要按照“以地定畜”的原则,需减则减,需调则调,宜养则养,实现优化布局、转型升级。

       3、适度规模种养解决农业面源污染

       养殖粪污本身不是污染,不加以利用才会变成污染,但利用好了则会变成非常安全的绿色有机肥,可以替代或减少化肥在种植业中的用量。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省现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殷宗俊认为,将养殖污染变成有机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度规模养殖,减少单个养殖场的排污量;二是养殖场要有充足的土地和种植业配套,实施种养结合;三是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使用的激励机制,推动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