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种养结合 > 正文
返乡创业发展生态养殖 他致富后不忘乡里乡情
锄禾网|来源: | 2018-09-13 | 次阅读
今年39岁的张誉山是重庆彭水诸佛乡复兴村6组人,他早年开过门店,后也曾外出打工。通过多年打拼,在有了一些积蓄后,张誉山于2014年回乡发展,创办生态养牛场。从去年开始,养殖场实现收益,致富后的张誉山不忘乡亲,通过创新养殖模式,带着乡亲们一起发展肉牛养殖,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返乡创业 养殖肉牛
2002年,时年23岁的张誉山在当地集镇上开了一家门店,做起了饲料生意。期间,他萌生了发展养殖业的念头,由于当时年轻,想法太多,也就没在意。两年后,因门店生意不景气,张誉山外出打工。
2014年初,有了一定积蓄,返乡创业的念头再次涌上张誉山心头。经多方考察后,张誉山决定通过自繁自养,发展肉牛养殖。当年6月,张誉山先后买回22头母牛,开启了他的养殖之路。
在复兴村大村坝,有近2000余亩的撂荒土地,四周都是大山,只有一个进出口,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养殖场,张誉山看中了这里,他因地制宜,搭建了两个简易牛棚,让养殖场的牛在山上自由散养。
张誉山在这片撂荒地上采用“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建起了化粪池,实行牛粪便的干稀分流,所有干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后,用于种植玉米、黑麦草、甜高粱等作物,作为养殖场肉牛食用的饲料。这种循环的种养模式不仅能够节约养殖成本,还能够确保牛肉的品质和生态环保。
经过两、三年时间的发展,2017年,养殖场收入了15万元,存栏肉牛68头;到2018年,上半年就实现9万元的收入,存栏52头肉牛。
因地制宜 生态养殖
最近一段时间,张誉山总是守在圈舍里,满怀喜悦迎来小牛犊的降生。
“还有几头母牛要下仔,这几天都得守候着,不能出一点问题,生一个牛儿就是钱啦。”看着小牛犊一个个降生,张誉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张誉山说,除了需要育肥出售的牛和马上要生产牛儿的母牛外,其余的牛全部在山上放养,只需要每天去看一下就行了,这样减少了一半的劳动力。目前,有32头牛在圈养,其中大部分是母牛和小牛犊,20头牛在野外放养。
在种地、收获的时节,养殖场也会请当地农户前来帮忙,每天100元的工资,最忙的时候每天有8名村民在养殖场做事。
“粉碎后的秸秆,是上好的青饲料。”张誉山说,饲养肉牛对青饲料的需求量非常大,为此他种了70亩地的黑麦草、玉米和甜高粱。同时,还送了20亩玉米种子给当地农户种植,玉米归农户,秸秆归他。周边农户的玉米秸秆他也请人收集。既让当地农民增收,又能防止农民就地燃烧秸秆污染空气。
托管养殖 共同发展
为村民找到一条致富的好路子也是张誉山回乡创业的初衷。如何才能带动更多的乡亲,特别是怎么帮助留守在家的老人或者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增收致富?这也是张誉山心里所惦记着的事情。从去年开始,张誉山就主动与当地群众商量,决定通过“托管养殖”模式,带领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托管养殖,就是养殖场将进入繁殖期的母牛免费给有意愿的村民喂养,待母牛产仔后,养殖场以市场价从村民那里收购小牛,卖小牛的收益与农户三七分,农户归七成。如果村民不愿意继续饲养母牛,可将其归还养殖场。”张誉山说,托管饲养由张誉山统一提供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防疫管理等全程服务,农户只负责日常放养看护。
目前,当地有3户村民参与托管养殖,共托管了4头母牛。
“托管养殖模式为我们找到了一条不用自己花本钱便能赚钱的路子。”村民张太品说,去年9月份,他家托管了两头母牛,其中一头两个月后就要产小牛,届时这头小牛将为他家带来5000元左右的收入。
一直以来,张誉山都在村里给大家推广这种托管养殖模式,想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养殖肉牛的行业中来。“等这3户村民托管的母牛都产小牛了,产生了效益后,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村民加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文榜单
水域生态修复养殖面积减少 梁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山水忠
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 谱写美丽
我省严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一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四减
云南:生态环境损害情形将启动赔
贵州乡村旅游深耕绿色生态
承德市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示
水田插秧, 老灶做饭, 东莞撒野
流域生态补偿:携手共筑“山水画
流域生态补偿:携手共筑“山水画
做农业,找对圈子才能成功
昔日贫困地,今朝生态园,看江宁农
苏州相城积极探索生态种养新模
雁鸣湖稻蟹混养:黄河滩区发展生
雁鸣湖稻蟹混养:黄河滩区发展生
中国农业摆脱化肥农药"魔咒"
吃的是中草药 滩羊撑起盐池农
万载大力推动有机农业产业化
生态农业系列之产业概述:农业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