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3.0 > 区域品牌 > 正文
湖南汉寿马家村脱贫有“良方”
锄禾网|来源: | 2018-12-19 | 次阅读
近日,记者在汉寿县朱家铺镇马家村看到,村民朱师傅通过“云农场”村级服务站,很快为自家的10只土鸡找到了买家。这是该县民政局驻村工作组借助“互联网+农业”的产业模式,引导该村打造的一条农特产品产销一体的致富链条。
马家村由三村合并而来,农户收入来源主要靠种田,属典型的贫困村。近年来,县民政局驻村工作组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作为,使马家村逐步实现由依靠“输血”扶贫,到内部“造血”脱贫的转变。坐落在马家村槐树组的湖南众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作为,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
作为村里脱贫攻坚重点主导产业项目,该公司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投入4000万元,建成了国际智能化的蛋鸡养殖场、有机肥厂和大棚水果种植基地,常年存栏蛋鸡20万羽,日产鲜蛋10吨,年产值1.5亿元。并与广大贫困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流转土地428亩,涉及到贫困户22户,平均为每户年增收3万元左右。
扶贫期间,驻村工作组累计投入60万元,用于硬化道路、改造电网,安装路灯,优化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同时,积极为村民开辟增收门路,试种经济果树黄桃50亩,采取集体管理、贫困户分红的方式,实现多方受益。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文榜单
河南永城:农民靠小花丝脱贫致富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做大茶
云南省着力打造世界一流云茶品
湖北组建虾稻产业协会
从源头抓好农产品质量,提升“丽
中国农科院启动乡村振兴科技支
甘肃榆中组建高原夏菜产业化联
巴彦淖尔磴口:沙漠变成“金土地
酒泉赤金:大棚韭菜销路广 农民
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一减三增”
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一减三增”
从一粒大豆开始的“猪菜同生”
黑土地“减”出高质量发展
同县菠萝差价竟达60倍!农产品滞
“葵先生”:让河套优质葵花子走
“葵先生”:让河套优质葵花子走
“淮味千年”品牌引领淮安农业
海东坚定不移走农业品牌化之路
沈晓明在冬交会调研时指出 打
三亚举行农业地标品牌推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