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深度解读 > 正文

刘若帆:治标更治本“中医农业”助力中药材品质提升的奥秘

锄禾网|来源: | 2019-10-21 | 次阅读

2019年10月15日,中医与农业产业分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锄禾网创始人刘若帆应邀参加了第二届中国(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科技发展论坛。

在论坛会议上,刘若帆秘书长发表重要讲话,直击现代中药材生产痛点,着重分析阐述未来发展方案。

一、当前市场背景分析

医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而中医药产业更是“朝阳中的朝阳”。近年来由于“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以及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不断出现,中草药材在国际上愈来愈受到重视。

伴随着"自然疗法"的盛行,中药材因其天然、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备受国际国内市场的青睐。我国是世界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目前国际市场中70%的天然药用植物来源于中国,中医药已传播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中草药应用日益广泛,销售量逐渐增加。受全球范围内中药材消费需求的拉动,近年来我国中药材产量逐年稳步增长,2017年,我国木本药材产量约为319.60万吨,较上年的279.82万吨,增长14.22%。2018年我国木本药材产量约为351.2万吨,同比增长10%。

二、现阶段面临问题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于中医药材的需求不断增大,我国的中医药材产量也在逐年提升,但同时,有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异地种植后带来的量产规模化和药效缺失的反比例;有很多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仅开始注重药材产量,密植多种,而忽略药材本身的药用价值和营养成分,致使最终结果本末倒置,因此,如何在兼顾植物药性的同时来提高产量,是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

三、应对行使之策

根据现代种植存在的问题,“中医农业”也制定了相对的应对之法。比如:当化肥农药使用不合理时,可根据“中医农业”体系推行的植物养分特性与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科学施肥、施药;当化肥农药替代技术及产品缺乏时,可筛选与优化化肥农药替代技术及中药复方“扶正避秽”功能肥料产品;当面临技术碎片化时,可结合作物特性,进行共性关键技术集成,形成综合技术模式;当技术推广缺乏内在推动力时,可通过同时对接国家、农户、消费者多方需求助推技术模式快速推广。

四、科学运作机制

1. 对于种植土壤进行系统化检测

2. 对于检测土壤按照科学配比进行专业化“中医农业”化改良调理

3. 保证作物生态营养(包括生物营养与矿物质营养)供应

4. 调节作物生长

5. 做好作物的生态防护

他谈到:“中医农业的理念与模式导入中药材种植,用立体全链式优化生产方式:从种植方式、管理方法、解决方案全面提升中药材的品质与保障道地药材的生物效价。从作物生防、生长调节、土壤健康等方面以金字塔形的技术保障体系,保证作物持续健康生长。”

话语刚落便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这昭示着中医农业技术正在逐步面向广大受众,为生态可持续、可循环发展方式提供崭新的道路。

“中医农业”正在以全新、持续、高效的姿态,助力中药材品质提升的全新未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