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深度解读 > 正文

“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锄禾网|来源:农民日报 | 2021-07-30 | 次阅读

  有土斯有粮,黑土地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占据特殊分量。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明确指出:“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这既是总书记对黑土地保护工作的高瞻远瞩,也体现了对中国饭碗的深沉关切。


  “一两土二两油,插根筷子也发芽”,肥沃的黑土地是地球上弥足珍贵的土壤资源,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特殊馈赠,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天然的生物基因库、调节温室气体的缓冲器。全世界仅有三大黑土区,东北黑土区是其中之一。


  正因为黑土地宝贵难得,总书记才千叮咛万嘱咐,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6年5月,在黑龙江考察时就强调,“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去年7月22日在吉林梨树考察期间,总书记顶着烈日,步入玉米地深处,走到黑土断面观测点近距离察看黑土保护情况。听到在场农业专家介绍,黑土层自清代末年开始开垦以来,加上风蚀水蚀,每年要减少3毫米左右,总书记不无忧虑地说:“100多年了,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再过几十年,恐怕就要消失殆尽了。”


  “这个工作很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


  这源自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视。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4,商品量占全国的1/4,调出量占全国的1/3,广袤肥沃的黑土地筑牢了“大国粮仓”,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饭碗田”。因此,确保2.78亿亩的东北黑土地面积不降、数量不减,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就不能不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


  这出自对耕地保护形势的审视。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黑土地是耕地中的“金疙瘩”。长久以来,由于缺乏保护意识,重用轻养,导致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问题突出。总书记把黑土地形象地比作“耕地中的大熊猫”,正是基于对黑土地利用现状的深刻认识,当前已经到了不得不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从根本上解决耕地退化问题的时候。


  这来自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珍视。黑土地不仅是我国极其珍贵的土地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环境资源,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之间的关系。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从我们要留给子孙后代什么的高度看待,黑土地保护工作不可不重视。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了今后5年东北黑土地保护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为东北黑土地保护工作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这是对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细化落实,也是国家层面对黑土地保护给出的一记真招实措。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只要我们咬定目标、形成合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让宝贵的黑土在中华大地上永葆活力。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