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3.0 > 新农人 > 正文
青年返乡当“新农人” 成助力乡村振兴“兴农人”
锄禾网|来源: | 2023-06-10 | 次阅读
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9日电(曹丽媛 何海帆)“我家果园每年收成近4万公斤。”近日,在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孔镇村,果农邓杰飞在自家的果园里正忙着给沃柑树疏枝。
2007年,邓杰飞大学毕业从事产品检测工作几年后,回到双桥镇与田地为伴,从事沃柑种植,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成为一名乡村“新农人”。
图为邓杰飞在自家果园给沃柑果树剪枝。 武鸣区委宣传部供图
“搞产业,光有一腔热血还远远不够。”没有种植果树类经验的邓杰飞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边学边改。疏枝修剪、施肥打药……每一件事都从零开始摸索,空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作为孔镇村返乡创业“新农人”中的典型一员,凭借敢闯敢试、吃苦耐劳的拼劲与韧劲,邓杰飞成为村里第一个采用机械化种植的人。“以前几十亩果园光撒药,一家人就要工作十天。自从使用了无人机撒药喷药,只用半天就干好了。”邓杰飞感叹道。
在邓杰飞和村内种植大户的努力下,不少农户购置了农用无人机或铺设了喷灌设备,孔镇村的沃柑产业逐步实现现代化发展。
因为年轻有为、有干劲,邓杰飞很快就被村委会“盯上”,通过竞选成为一名村干部,2021年被选为镇人大代表。一边是自家蒸蒸日上的产业,一边是全村发展致富的责任,邓杰飞笑道,自己在农村深深扎根了。
越来越多的“新农人”依靠技术、专业知识在现代农业中大显身手,为乡村带来新理念、新模式、新活力,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近年来,双桥镇鼓励更多的青年返乡创业,建立青年人才库,以人才激发乡村活力,以“新农人”带动新农业发展。 (完)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文榜单
让更多大学生乐做“新农人”
助力“新农人”,打造“新农商”
秦巴茶乡的“新农人”:互联网“
“庭院经济”里的新农人
湖南娄底“90后”海归回乡当“
天津“新农人” 将“乡味”送
接过农业接力棒,年轻人变新农人
山东“新农人”:以青春为誓 许
内蒙古科右前旗:返乡新农人成为
武川乡红岘村种养“牵手”助农
武川乡红岘村种养“牵手”助农
“新农人”生态种养造福乡梓
新时代里的新农人——普洱市巩
大学生新农人助力端牢“中国饭
新农人·兴乡村:海归“慧”种桃
新农人·兴乡村:海归“慧”种桃
“80后”台湾工程师“登陆”做
“新农人”邱凯:让养蜂变得“更
90后返乡“新农人”借力拼多多
“小”沙棘成就“兴”农人,西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