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中药 > 正文

刘长允:推动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六点思考

锄禾网|来源: | 2023-07-15 | 次阅读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全盘西化的思潮一直暗流涌动,从根本上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言行也屡见不鲜。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中医事业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提倡中西医结合,号召中西医相互学习。经过多年努力,中医药事业确实有了一定的发展。笔者认为,中医药今后要想有大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信服中医,主要不是外部环境的营造,而是中医自身需要大的改革创新、提升完善,需要建立起一个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的、更高水平的中医药体系。

第一,充分吸收《周易》等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把中医基础理论建设再提高到新水平。

中医之所以历经几千年而不衰,就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我不仅不同意“中医理论是落后”的这种说法,而且认为中医是一种超前的学术体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原有的理论和认知,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创新,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中医今后的出路和前途,中医将来的价值和地位,重点取决于它在基础理论上的突破和发展。当然,中医要想实现基本理论的创新并不容易。能做这项工作的人,既要有较高的传统文化造诣,又要精通中医,还要熟悉西医和现代自然科学。笔者认为,创新和提升中医基础理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总结和反思几千年的中医临床实践,进一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调整中医的基本理论。二是继续从《周易》等古籍中寻找智慧,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再造提供新的营养。三是借鉴现代科技知识,用新的参照系,促进中医基本理论水平的提升。

大家知道,中医和中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中医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受到传统文化的孕育和灌溉。但是,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无尽的宝藏,这个宝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可以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华民族的最高生存智慧,也应该成为中医的一个基本原则。“和”的观念作为中医的一个基本理论,贯穿于中医诊病、治病的全过程。一个人的机体是健康的,那它就是“和”,出了毛病就是“失和”,或者说是“违和”,大夫看病就是“致中和”,或者说“调和”。从事中医的人士,肯定阴阳平衡的道理,但是否真正把“和”的理念放在首要的位置,是否始终能用这个理念去观察和解决病情,则需要提高认识和下一些功夫。《春秋繁露》中说得好:“此中和常在乎其身,谓之得天地泰。得天地泰者,其寿引而长。”

第二,在学习研读经典上下功夫,培养一大批中医高端人才。

振兴中医靠人才,人才靠教育。那么,教育靠什么呢?我的意见是:学深学透经典,在研读经典上下苦功夫。中医的经典,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虽然内容宏丰,包括对生命的认识、养生、诊病、治病、方剂、药性等,但它的文字并不多。我们完全有理由、有能力,把这些经典读透、熟记。在古代,对于习医者而言,这些中医经典都是要背的。可是,现在的情形远远不是这样,学习中医的一些本科生,甚至是硕士生和博士生,对中医的经典并没有系统研读过,更不要说能够原原本本地背过。我有一次给一所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讲课,听课的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我问同学们如何学习《黄帝内经》,他们说有《黄帝内经》节选课,所用的教材也是挑选的一些章节。我听后甚感诧异。《黄帝内经》是一个整体,要想学好中医,《黄帝内经》一定要原原本本地学,断章取义是不能够把握其精髓和要义的。再者,我也不赞成用中医学基础课来代替对经典的学习,中医学基础课虽然和中医经典有关,但它和经典仍有距离,不再是原汁原味。读经典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习限定内容的教材,则容易人云亦云。不独中医经典是这样,任何经典都是这样,它具有永恒性,具有被不断诠释和熔旧铸新的可能性,具有随时而变、应运而生的内在品质。要想学好中医,或者说要想在中医方面有所成就,除了在中医经典上下功夫外,没有更好、更稳妥的办法。

说到中医的人才培养,除正规学校的教育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和途径,那就是师带徒。中国古代并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多的中医药大学,却名医辈出,人才济济。靠的就是师承,名师出高徒。中医不同于西医,它是一个个性化很强的技艺,有很多东西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只有长期的耳濡目染,才能从老一辈中医那里学到真经。

第三,格物致知,创造更多的有效药剂撑起中医的一片蓝天。

中医也有科学研究,而且中医也需要科学研究,但中医的科学研究不同于西医,不能拿西医的科学研究来套中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说中医的科学研究,就是实验室和化验室,就是规范化和标准化。笔者认为,中医搞科研固然也需要实验室和化验室,但这不是中医科研的主要方式。中医的提升也确实需要规范和标准化,但中医的特点却是辨证施治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如果标准化和规范化搞过头,拿西医来套中医,那不仅不能使中医得到提升和发展,而且还会误入歧途,影响和阻碍中医发展。

我更愿意把中医的科研称为“格物致知”。朱熹说:“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古代没有实验室和化验室,但不能说古代没有科研。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正是在科研的基础上撰写的。东汉末年,瘟疫大流行,百姓横死无救,即使是张仲景二百多人的大家族,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有三分之二的人被伤寒夺去生命。因此,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日思夜想,终于找到治病的良方,活人无数,泽被后世。我想,中医科研的主战场,或者说主要奋斗目标,就是要紧紧围绕临床,围绕常见病和疑难病,在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经方、验方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探索,进行继承和创新,研究制造出更多的有效药剂,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治病方案,在为人民的防病治病中,使中医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第四,在中西医结合中保持中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中西医结合是对的,中医向西医学习和借鉴也是对的,如果把握好了,对中医的发展和提升是会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在中西医结合中,在中医向西医学习的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认为西医先进,中医落后,应该用西医来规范和改造中医;很多中医人士诊病时,过于依赖仪器和化验单,对望闻问切不自信。凡此种种,都给中医事业带来了损害。

西医和中医在护卫人们生命健康这一点上是共通的,但在认识生命和健康,发现疾病和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和保障健康长寿等方面,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现代仪器再精密也有发现不了的身体变化;现代医学再发达,也有束手无策的疾病。而这些困扰,正是中医的用武之地。中医治未病思想、整体观、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等,都是世界上其他医疗体系所不具备的。笔者认为,如果在学习西医中亦步亦趋,丧失中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丧失中医的特色,那就真成邯郸学步了。

第五,道地优质的中药材,是中医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同仁堂门口有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几千年来,中医一直十分重视中药材的生产和炮制,形成了一大批品质优良、享誉全国的道地药材。如川药中的川贝母、川芎、黄连,广药中的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云药中的三七、木香、茯苓,贵药中的天冬、天麻、黄精,怀药中的地黄、牛膝、怀山药,浙药中的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关药中的人参、鹿茸、辽五味子,北药中的党参、酸枣仁、柴胡,华南药中的茅苍术、南沙参、太子参,西北药中的大黄、当归、枸杞子,藏药中的冬虫夏草、雪莲花、藏红花等。就是这些优质的道地药材,古人在炮制加工时也不敢有丝毫马虎,也不敢减省半点人力物力。

但是,近几十年来,中药材的质量堪忧。中药材从物种保护、种植、加工到销售,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因为保护不力和人为破坏,很多野生名贵中药材濒临绝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扩张中草药的种植面积;在中药材的销售市场上存在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现象。中药材是中医大夫手中的武器,如果没有优质的中药材作保证,再好的中医大夫也不能药到病除、妙手回春。因此,保护好濒临灭绝的名贵中药材,种植好无公害的中药材,管理好中药材的市场,提高中药材的炮制质量,是发展中医的当务之急。

第六,世界需要中医,中医必将为全人类的健康作出重大贡献。

笔者认为,中医要走向世界,世界需要中医。如果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医,推广中西医结合,中西医两条腿走路,会大大提高人类的防病治病水平,从根本上保证人类健康。当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有113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认可针灸等中医药诊疗方式,29个成员国为中医药的规范使用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20个成员国将针灸等中医药诊疗纳入医疗保障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疗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家以药品形式注册。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洲等地区和组织卫生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内容。

(文/刘长允,山东省委原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