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建设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体系
记者17日从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黑龙江决定在2020年前建成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体系应对灾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影响,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和难以预见性有所增加。黑龙江粮食产量约占全国十分之一。过去5年,当地自然灾害多发,特别是风雹、洪涝、干旱等灾害给经济社会及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
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透露,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黑龙江省决定在2020年前建立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体系,完善救灾备荒种子供给机制。在大豆、水稻、玉米主产区新建省级早熟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6处,储备各作物早熟救灾种子800万公斤,对储备种子给予财政补贴,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此外,黑龙江省将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能力,计划建设10个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重大病虫害公益性植保应急防治队和国外引种隔离监测场等。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首页推荐
- 08-18 黑龙江建设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体系
- 08-18 杨金国:两年扶贫行,一生灌云情
- 08-18 以色列农业专家考察海南农业科技
- 08-18 芝加哥农产品期价17日涨跌不一
- 08-18 绿叶蔬菜价钱比往年同期贵5倍
- 08-18 南通引金融活水促“农旅”融合
- 08-18 郑商所棉纱期货今日上市交易
- 08-18 我国社保卡普及率达73.9%
- 08-18 再生利用行业:重污染企业或被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