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深度解读 > 正文
中医农业如何借力“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锄禾网 | 2018-01-20 | 次阅读
锄禾网现场报道:
中医与农业如何融合发展?中医药产业怎样实现突破?“中医农业”发展方向在哪里?如何借力“一带一路”战略走向世界?
1月19日,北京华侨大厦,北京中医药行业联盟会议现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国际中医农业联盟筹委会首席专家顾问章力建领衔的专家、领导齐聚一堂,论道中医未来发展。
除了主办单位北京中医协会,中国中医药科学院、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中国农科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国际中医农业联盟、非公中医医疗机构工作委员会以及部分中医管理部门、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社团组织全都派出专家、领导参与,可见业界对于“中医农业”的发展都非常关注。
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各方面政策法规、行业发展配套还亟待完善。针对“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战略” 研讨和“首都中医药促进与发展”高峰论坛筹备两大主题,与会代表积极献言献策。
下边小禾就带您看看专家们发表了什么观点:
观点1:
中医与农业,转角遇到爱
章力建
当今经济有两大趋势:一方面,随着每个行业的深入,产生越来越多的细分行业。另一方面,随着行业之间的交叉,产生越来越多的融合产业。
中医遇到农业,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国际中医农业联盟筹委会首席专家顾问章力建表示,“中医农业”的具体应用,能够为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立体污染综合防控和改善产地环境,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是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崭新路径。
中医原理和技术方法在农业应用目前在全国发展迅速,同时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和成果。从已得到的资料和信息表明“中医农业”技术与方法生产的农产品具有提升质量,保护生态,色、香、味俱佳,多种养生功能,延长保鲜期等优势。
此外,章力建还从中医农业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运作机理,中医农业是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以及发展中医农业的政策解读等方面对中医农业进行了系统介绍。
王勇
中国农科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国际中医农业联盟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勇在会上表示,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此次会议为中医跨界融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推动中医文化走出具有重要意义。
观点2:
突破“文化壁垒”,走向世界
刘若帆
中国文化,名扬四海,中医产业,相对弱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医药产业获得了重大发展契机,那么,中医药产业如何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针对中医文化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国际中医农业联盟执行秘书长、锄禾网创始人刘若帆的建议获得参会嘉宾的充分肯定。
国外对中医认知存在很多误区,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厚土壤,渊远流长,博大精深,不能用西方的线性思维来进行解读。要扩大中医文化的影响力,可以通过一些事件策划来让人快速的产生认知,这要比传统的说教要快速得多,影响力也大得多。
同时,要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医认可中医,更要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只有中国人的文化被世界所接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的中医文化才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与此同时,要借助互联网扩大影响力,运用科学的传播方法,让中医文化走出去。
此外,中医文化将在“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下更好地走出去,做好中医文化传承与保护同样至关重要。锄禾网将继续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传播,并继续推动中医中药进校园,以及中医药教育与传播等工作。
中医农业的发展将对中医药效果全面提升,配合药食同源深度开展中医药文化全民全面普及工作、配合小产地认证等工作促进中国中医药产业全面升级,增强我国中医药国际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会与嘉宾:
北京中医协会会长 陈誩
中国中医药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杨洪军
法政集团董事长 王广发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秘书长 郑传焮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副秘书长 陈立新
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研究院院长 杨明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书记 王燕平
朝阳区中医药协会会长 赵建宏
昌平中医药协会会长 万金利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