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种养结合 > 正文

今日关注:种养结合 变废为宝

锄禾网|来源: | 2019-06-19 | 次阅读

畜禽养殖废弃物具备很强的资源属性,是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的重要底牌,有利于农产品优质安全。我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下,还需要进一步打通畜禽废弃物回归农田的路径

目前,全市所有规模养殖场都制定了粪污综合利用方案,众多养殖企业配套了畜禽粪便处理设施;各地还以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为抓手,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技术。但是大量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污难以抵达农田;同时,散养畜禽的情况普遍存在,农户使用有机肥积极性不高。

据测算,我市每年产生畜禽粪便300多万吨,资源化利用空间巨大。

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6月14日,位于宿松县佐坝乡碧岭村徐塘组的一家存栏生猪2000头的养殖场外,闻不到任何异味。“我们新建了8400立方米的沼气池、1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池,对猪粪实行干湿分离处理,处理后的沼液通过管道排到300亩的油茶基地,干粪送到附近的生物肥料厂制作有机肥。”养殖场负责人汪松唐说。

2016年起,我市推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推广生猪养殖源头减量粪污深度处理、肉鸭高床养殖室内发酵床、蛋鸡养殖粪污全收集好氧发酵制肥、肉鸡养殖垫料全收集农牧结合、散养集中区域依托第三方处理等五种模式。

截至目前,全市所有规模养殖场都制定了粪污综合利用方案,明确了政企、技企联系人;市级出台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全面摸排整改长江干流5公里范围内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各地还以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为抓手,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技术。

变废为宝的路径亟需进一步打通

6月12日,太湖县小池镇枫铺村第三方粪污集中处理中心苗木基地内一片绿意盎然,基地边是粪污处理厂房,大量粪污在这里变成有机肥。中心现有苗木基地5800亩、温控大棚8万平方米,肥料全是粪污处理加工成的有机肥。中心每年处理粪污5万吨,解决了周边几十户养殖户的粪污处理难题。

2017年起,太湖县以整县推进为目标,投入资金7573万元,因地制宜建了3个年处理能力均在5万吨以上的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并出台扶持政策,对当年度处理利用畜禽粪污量达到一万吨以上的集中处理中心,按照实际生产和销售有机肥数量,每吨补助50元。

近年来我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下,还需要进一步打通畜禽粪便回归农田、变废为宝的路径。

刘卫国曾是岳西县中关镇最大的生猪养殖户,他的养殖场位于中关镇秋千村横山组,占地20亩,生猪存栏量3000头。“一头母猪,一天排尿15斤、排粪5斤,3000头生猪产生的粪便量巨大。”他说。

为了有效处理生猪粪便,刘卫国在养殖场内建设了沼气池,还将干粪包装好免费送到一些大户的种植基地,但是种养距离较远导致粪便运送成本较大,且粪便带来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难以根除。2018年6月,因生猪粪便带来的环保问题,刘卫国主动关停了养殖场。

“现行的土地政策‘基本农田不得搞养殖场’,使得成片农田附近无养殖场,养殖场远离农田,导致‘种田的养不了猪、养猪的种不了田’。”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鲍官平分析说,此外,当前农产品质优价不高,直接影响了农户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

“虽然标准化创建后,众多养殖企业配套了畜禽粪便处理设施,但是因为种养之间间隔距离太远,大量无害化处理过的畜禽粪污只能‘望田兴叹’,而消纳不及时又形成了二次污染。”鲍官平说。

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

针对因为种养之间间隔距离太远,大量无害化处理过的畜禽粪污消纳不及时的问题,市政协环资委相关负责人说,必须规划先行,全市应该制定中长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以种养结合为规划核心内容,对现有种养布局进行调整,尤其是大面积成片一般耕地或基本农田,一定要配套留有养殖用地,让粪便资源能够就近消纳;财政涉农项目,应增设每亩田地有机肥最低使用量标准红线条款,实行种养结合审查“一票否决制”。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建立沼渣沼液中介服务公司,让沼渣沼液充分“流动”起来;鼓励以县为单位,建设1-2个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建议财政加大对养殖场畜禽粪便存储、发酵处理设施建设、干湿分离机、沼液运输车及农田管网建设等的补贴力度,对种植业环节按有机肥使用量进行补贴。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