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3.0 > 新农业 > 正文
陕西汉阴:250岁古梯田长出“新农业”
锄禾网|来源: | 2020-04-21 | 次阅读
新华社西安4月20日电(记者张伯达、雷肖霄)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谷雨过后,陕西省汉阴县漩涡镇250岁的凤堰梯田已基本完成了水稻育秧,漩涡镇田凤村六组的熊哲贵望着自家蓄满水的水田,准备大干一场。
凤堰梯田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由于其沿凤凰山南麓呈点块状分布且交通不便,200多年来一直依靠人畜耕种,效率低下,收益甚微。加上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土壤肥力衰减,中低产田比重逐渐增多。
“一年忙到头,也就是万把来块钱,勉强够一家7口人的吃喝,根本不敢想存钱的事情。”59岁的熊哲贵回忆说。
有机种植技术的引进成了保障梯田农户增收的重要举措。据汉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赵万康介绍,凤堰梯田现已采用有机种植替代早期施化肥、洒农药的耕种模式,种子和有机肥均由政府统一免费发放,农户的种植成本与从前相差无几。
熊哲贵也掰着手指算了笔账:“亩产虽由900多斤降到了650斤,价格却从每斤2块卖到了8块,还供不应求。”从2019年下半年至今,她已陆续通过互联网卖出了1万多斤有机大米。这个十几年前还几乎没出过山的女人,如今凭借在梯田景区做电商、开办农家乐,年收入已达60余万元。
农民腰包鼓鼓,种植理念也随之发生转变。种庄稼的同时,也开始享受“种”风景带来的红利。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传统农业走向了多业态融合发展之路。
吴大松是汉阴县凤堰茶叶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感慨道:“从种茶,到加工成品茶,再到茶旅融合,业态更丰富,利润更可观。”2019年他的茶园年销售额达千万余元。
近4年,漩涡镇在农旅结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持续投入,道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6亿多元。2019年,漩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万余元,比2018年上涨1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汉阴县委书记周永鑫说:“凤堰梯田的开发与保护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惠及百姓。”
2019年10月,国务院公布凤堰梯田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片万亩古梯田正在绽放新的活力,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 王頔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文榜单
凉山“5G苹果”茁壮成长待秋收
绿色金融改革“试验田”:绿色金
牡丹区:新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源动
江苏 印发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
农业人必看!疫情中暗藏的6大农
用好大数据 打造新农业
章继刚:无人农机开辟创意农业新
新农业来了,水培蔬菜,您吃吗?
彭州市:解读新标准 助推新农业
惠民:探索农业物联网 打造智慧
惠民:探索农业物联网 打造智慧
保障疫期生鲜供应链通畅 新农
黄河时报报道河南璟唐巴旦木新
泗县:推动人才下乡 建设科技新
江苏向农村创业青年发放“新农
江苏向农村创业青年发放“新农
探寻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标准化
“聊·胜一筹”区域品牌农产品
“守味放城”—— 新泰市首个
奈曼:直播培训,线上赋能,电商“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