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贵州湄潭县:资本下乡铺就茶叶致富路
锄禾网|来源: | 2020-06-22 | 次阅读
致富路来茶叶铺,茶青市场交易忙。一走进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庙塘坝村就能闻见清新怡人的茶香。“栽茶强多了,不用担不用抬,一个小竹篓就装‘钱’。”一位正在卖茶的茶农笑呵呵地说。
“我们湄潭本身就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加上茶叶种植不用挑粪淋,相对来讲不费力,经济效益又比传统农作物好些,老人、儿童都可以采茶卖钱。于是,我们村‘两委’先后组织村民代表到本县茶叶种植较好的核桃坝村参观学习,又请来县茶产业发展中心的专家现场指导。慢慢发展到现在的7800多亩茶园,成了村里的主导产业。”庙塘坝村党支部书记廖兴刚介绍。
单打独斗不好搞,有人帮忙当然好。连日来,廖兴刚一家一户地给茶农做思想工作,号召大家加入到与耕田公司的合作中来。
湄潭县农商旅投集团下属的耕田公司对口帮扶庙塘坝村。该公司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一方面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将茶园抵押贷款入股公司,茶农按股权比例分红;另一方面由公司统一打造欧标茶园,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去年,平均每户分到入股分红金4000元左右,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23万元的收益。
“我们公司按照县里的要求,安排了一名技术人员到庙塘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任副总经理,脱产办公。村党支部副书记梁光琴到公司任副总,全程跟班学习企业经营管理。”耕田公司总经理何兴俊说。
“我家有4亩茶园入股到耕田公司,我在村里的茶叶加工厂上班,我家媳妇和老人就在自家茶园采茶,一年差不多有4万元的收入。这样家照顾了,钱也挣了,比出去强多了。”湄潭县香溪茗翠茶叶加工厂的一位工人说。
人不背井,岗不离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早年间,进城务工成了年轻人“时尚”的职业。如今,绿色产业发展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回乡务工或者创业,湄潭成了大家争相想去“当农民”的乐土。
近年来,湄潭县大力推进“双千帮带”工程,即“千人帮千社、千企带千社”,出台了一系列有“温度”的政策,让利企业、让利农民。目前,全县已有36家民营企业主动对口帮扶36个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望去半山绿幽幽,小小茶叶能致富。湄潭县利用民营企业“双千帮带”,一头挑起了“绿水青山”,另一头挑起了“金山银山”。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文榜单
宁夏石嘴山市实施乡村振兴人才
宁夏石嘴山市实施乡村振兴人才
农行衢州分行:177亿元“贷”动
稳就业 助脱贫 促增收(经济新方
河南:统筹发力推动县域治理与乡
山西:多措并举促贫困劳动力就业
安徽萧县:从产业振兴走向乡村振
精准扶贫要多些“点石成金”之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三部门开展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
三部门开展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
乡村振兴需要大格局思维
山东"乡村振兴合伙人"试点一
乡村振兴按下“升级键”:农区变
西电创新培训模式 助力乡村振
西电创新培训模式 助力乡村振
构建长效发展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在行动
稳定脱贫发展产业是关键
持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