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行业要闻 > 正文

合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

锄禾网|来源:农民日报 | 2021-11-25 | 次阅读

  3D打印窑洞,这听起来颇为奇幻的事情已成现实。近日,河北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武家庄村民娟子一家搬进了由3D打印技术建造的窑洞式混凝土农宅。作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科研成果之一,3D打印混凝土建造技术基于数字建筑设计方法及机器人自控系统,将3D打印技术与特种混凝土材料技术相结合。目前该技术已通过评估进入产业化推广阶段。


  前沿的技术,更短的工期,更少的人力,让我们对未来的乡村建筑充满想象。


  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在乡村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地方村落正在兴起。废弃的农家院摇身变为集艺术创作和展览为一体的小型文化综合体,吸引着艺术家们聚集;闲置的谷仓经现代化改造后成为新式农家乐和高端民宿,带动着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乡村建筑火热建设的背后,既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内在需求,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应用,本质上反映了农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


  毫无疑问,数字乡村风潮已起,然而乡村到底该如何建,路究竟要如何走,依然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首先,要牢牢守住质量安全底线,坚持经济实用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农居在农、为农的大方向不能变,要满足农民的居住需求,便捷实用,要让农民住得安心、舒心、放心。其次,还要看到传统乡村建筑往往凝结着宝贵的乡村文化,在进行现代化改造时要尽可能保留原有的乡村特色。黄土高原上的窑洞,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巧构的榫卯工艺等,都给了新中式风格拥簇者们源源不断的灵感。新中式风格有了数字技术的加持,不断探寻着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化结合的突破口,努力让传统乡村文化在创新中发展,以现代化技术赋予独特的乡村文化新的活力和内涵。


  当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远不只是乡村建筑升级。近年来,越来越多乡村正通过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无人机、高清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手段,对本地区垃圾收运、污水治理、村容村貌维护等进行检测分析,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改善。


  建设数字乡村,归根到底还得让更多人愿意居住在乡村,奋斗在乡村,幸福在乡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智慧便捷的乡村不断涌现,极大提升乡村居民的幸福感,吸引越来越多人才回到乡村、建设乡村、热爱乡村。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