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观察 > 行业要闻 > 正文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迈上2万元台阶
锄禾网|来源: | 2023-02-15 | 次阅读
2月14日,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这是首次迈上2万元大台阶。
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3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88下降到2.45,也是首次降至2.50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
据了解,2022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占比分别为41.96%、34.63%、2.53%和20.88%,工资性收入占大头,增长相对较快。这主要是各地加大政府投资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同时在乡村振兴中加大农村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共同带动农村居民务工收入增加。
据介绍,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加,对保民生稳就业起到了稳定器作用,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共同富裕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对扩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应通过四个渠道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水平:一是稳定现有农民工岗位,提升农民工技能;二是保障超龄农民工权益;三是提供创业平台、完善优惠创业条件,吸引农民创业;四是通过以工代赈来提高劳务报酬比例。
据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作出具体部署,农业农村部门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稳定就业增加一块,经营增效提升一块,财产收入挖掘一块和转移收入拓展一块,让农民群众腰包越来越鼓。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文榜单
油菜长势旺,农民信心足——春耕
我国脱贫劳动力就业形势稳定
全国适宜区域建成生态清洁小流
机械化程度不断加深 数千种国
教育部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续签战
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中国没有发
应急管理部:建设乡村灾害风险隐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
扎实迈向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
以工代赈,“赈”出综合效益
以工代赈,“赈”出综合效益
国家耐药性检测实验室改造和
首届中国农业企业家青年领袖峰
守好“三农”基本盘 多地谋划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部署进一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部署进一
植物工厂拓展农业生产边界
2023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大会暨
全国农业企业发展联盟提出——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做好农村地



